|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陈国战.社交媒体与当前中国社会中的自恋主义文化[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5):30-35.
 Chen Guozhan.Social Media and Narcissistic Culture in Current China[J].FUTURE COMMUNICATION,2016,(05):30-35.
点击复制

社交媒体与当前中国社会中的自恋主义文化()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6年05期
页码:
30-35
栏目:
媒介与社会
出版日期:
2016-10-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Social Media and Narcissistic Culture in Current China
文章编号:
1008-6552(2016)05-0030-06
作者:
陈国战
首都师范大学 文化研究院,北京,100089
Author(s):
Chen Guozhan
关键词:
社交媒体 非匿名化 自恋主义 身份焦虑
分类号:
G206.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社交媒体带来的一个突出变化,是网络交往日益朝着非匿名化的方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人们对匿名环境下的个人表达难以到达受众、难以构成一种“有效传播”感到沮丧,才为各种非匿名化交往方式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与此相伴随的,则是网络空间私人性的突显,如今,社交媒体已成为很多人呈现自己私人生活的“神器”。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毫无节制地自我展现,是当前社会自恋主义文化的典型症候。不过,与纳西斯沉湎于欣赏自己水中的倒影不同的是,当前的自恋更多不是一种自我欣赏,而是源于一种身份焦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英]R·威廉斯.电视:技术与文化形式[J].陈越译.世界电影,2000(2):69.
[2][美]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9.
[3]Mark Poster.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 Internet[M]. Minneapolis: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1: 75.
[4]何威. 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61.
[5][美]罗伯特·帕特南.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M].刘波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03.
[6][美]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金吾伦,刘钢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05.
[7]Matthew Hindman.The Myth of Digital Democracy[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103.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EB/OL].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408/P020140822379356612744.pdf,2014-08-22.
[9]刘津. 博客传播[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3.
[1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0905/P020120709345370656662.pdf, 2000-07-01.
[1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601/P020160122469130059846.pdf, 2016-01-22.
[12]曹玲. 自恋流行病[J]. 三联生活周刊,2015(16):36.
[13]高岩. 微型博客对新闻行业的影响——以Twitter为例[J]. 新闻与写作,2010(3):91.
[14][奥]弗洛伊德. 爱情心理学[M]. 宋广文译.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161.
[15][美]克里斯托弗·拉什. 自恋主义文化[M]. 陈红雯,吕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刘丹.社交媒体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传播创新[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5):52.
 Liu Dan.The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 of Social Medi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ities[J].FUTURE COMMUNICATION,2017,(05):52.
[2]周睿鸣,王祎琛.“厚码”:社交媒体的可见性想象与表达策略[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2,(06):39.
[3]章 宏,赵天娜.强弱关系视角下浏览健身帖对健身态度的影响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3,(04):91.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网络谣言的形成原因与治理对策研究”(14CXW023)的成果。
作者简介:陈国战,男,副研究员,文学博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6-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