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李道新.显影于历史并执念于和解——《芳华》与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症候[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1):64-67.
 Li Daoxin.Developing in History and Holding on to Reconciliation: The Cultural Symptoms of Youth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Movies[J].FUTURE COMMUNICATION,2018,(01):64-67.
点击复制

显影于历史并执念于和解——《芳华》与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症候()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8年01期
页码:
64-67
栏目:
影视评论
出版日期:
2018-02-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Developing in History and Holding on to Reconciliation: The Cultural Symptoms of Youth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Movies
文章编号:
1008-6552(2018)01-0064-04
作者:
李道新
北京大学 艺术学院,北京,100871
Author(s):
Li Daoxin
关键词:
《芳华》 冯小刚 中国电影 历史 文化症候
分类号:
J905.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在对复杂而又残酷的历史予以诗意一般的含混否定中,交织着对冯小刚自我及其一代人个体生命完整性的清晰肯定,还在对权力和宿命的无奈认同中,坚守着宽容、仁爱和美好、善良等人类的普遍价值观,这便是为了张扬为历史所困,却因和解而生的人性的光辉。《芳华》这种显影于历史并执念于和解的精神内涵,正是当下中国电影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症候。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2]韩红演唱电影《芳华》片尾曲《绒花》[EB/OL].http://ent.chinanews.com/yl/2017/12-20/8405290.shtml.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陈接峰 马骁.流落在历史断层之上的身份确证——电影《芳华》的作者意识及其他[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1):73.
 Chen Jiefeng & Ma Xiao.Finding an Identityin Historical Fault: Starting from the Author's Consciousness in Feng Xiaogang's Film Youth[J].FUTURE COMMUNICATION,2018,(01):73.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李道新,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