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荣.马克思主体性建构的三重意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6-2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4]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8.
[5]代玉梅.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5):4-11.
[6]张明仓.虚拟形态:从虚拟思维到虚拟实践[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2002(5):77-81.
[7][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38.
[8][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M].范祥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30-131.
[9]吴献举.在私人性与公共性之间:博客传播的伦理冲突及秩序建构[J].学术论坛,2009(6):168-171.
[10]喻国明,欧亚,张栢明,王斌.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21.
[11][美]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詹姆斯·富勒.大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M].简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9.
[1]方明星.对动画“配音”观念的反动——迪斯尼动画声音范式解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4):62.
[2]张咏梅.媒介人性研究的核心问题及价值探讨[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5):38.
[3]郜书锴,陈曦.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发现与实践挑战[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