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A].高建平,丁国旗.西方文论经典(第四卷)[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506.
[2]吴晓明.当代中国的精神建设及其思想资源[J].中国社会科学,2012(5):4-18.
[3][法]阿兰·巴迪欧.电影的虚假运动[A].福柯等.宽忍的灰色黎明[C].李洋等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34.
[4][美]詹姆逊.可见的签名[M].王逢振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
[5][美]詹明信.拉康的想象界与符号界[A].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C].北京:三联书店,1998:185.
[6][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59.
[7][法]阿兰·巴迪欧.电影作为哲学实验[A].福柯.宽忍的灰色黎明:法国哲学家论电影[C].李洋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52.
[8]杨大春.从法国哲学看身体在现代性进程中的命运[J].浙江学刊,2004(5).
[9]李安.电影导演是一个导体[A].唐丽君.碰撞:中国电影对话世界[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87.
[10][德]本雅明.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A].本雅明.经验与贫乏[C].王炳钧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264.
[11][加]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
[12][英]雷蒙德·威廉姆斯.关键词:“意识形态”词条[M].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219.
[13][美]詹姆逊.未来考古学:乌托邦欲望和其他科幻小说[M].吴静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8.
[14][英]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M].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2-33.
[15][英]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M].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7.
[16][澳]格雷姆·特纳.电影作为社会实践[M].高红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