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陶冶.作者虽已死满目皆作者——浅谈网络文化的视觉转向[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3):45-50.
点击复制

作者虽已死满目皆作者——浅谈网络文化的视觉转向 ()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0年03期
页码:
45-50
栏目:
网络与视觉文化
出版日期:
2010-06-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陶冶
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Author(s):
-
关键词:
网络视觉文化转向议程
分类号:
G206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随着互联网络Web20技术(思想)的勃兴,用户提供内容结合“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视觉文化的转向。本文详细探讨了这种转向在哲学、文化学意义上的存在性,并建构了其“逆动性”与“迷失性”的视觉特征。文章还从传播学角度研究了一些网络传播现象,尤其是传统议程设置基于新媒体的转型,重审了“作者论”;进而产生了对于今天泛媒介环境中人们视觉行为扁平化、荒漠化以及经验无力化的思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法] 让·博德里亚尔 完美的罪行[M] 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8
[2]陶冶 逆动、弥散与重构——视觉文化时域中的华语电影存在策略[J] 当代电影,2010(1):129
[3]曾军 从“视觉”到“视觉化”:重新理解视觉文化[J] 社会科学,2009(8):114
[4]曲德煊 论“刺激性”与视觉文化[J] 文艺争鸣,2007(1):34-39
[5]曾军近年来视觉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 文艺研究,2008(6):5-12
[6]数据来源自第2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M]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0(1)16-18
[7]王海龙 视觉人类学[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3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王勇.论媒介环境视阈下的新媒介技术[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2):1.
[2]宋红岩.网络发展对青少年女性社会化的影响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3):96.
[3]戚鸿峰.新媒体背景下舆论传播的嬗变[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3):99.
[4]罗锋,王权.虚拟空间中的信息博弈: 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审思[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2):20.
[5]张敬婕.网络与性别研究的新议题[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5):43.
[6]项仲平 黄鸣刚 凃谦.农村青少年网络行为特征分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06):108.
[7]胡雨濛.电子民主:概念、影响和辩争——西方电子民主研究综述[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5):29.
[8]马志强,张天宇.网络危机事件传播中的公众心理变化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4):76.
[9]李文玲.视觉文化语境下移动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03):60.
 Li Wenling.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Mobile Short Video in the Context of Visual Culture[J].FUTURE COMMUNICATION,2019,(03):60.
[10]周敏,何谦.视觉生产的狂欢与吊诡——论网络时代的视觉文化传播的价值与挑战[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3):40.

备注/Memo

备注/Memo:
本文为浙江传媒学院校级课题《电视媒介事件的网络营销研究》(项目编号:ZC09XJ02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陶冶,男,讲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