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辛斌.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认知话语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2):45-50.
[2] Goffman,E.(1974).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New York: Harper & Row.
[3] 刘涛.作为知识生产的新闻评论:知识话语呈现的公共修辞与框架再造[J] .新闻大学,2016(06):100-108.
[4] 刘涛.意指概念:环境传播的修辞理论探析[J] .现代传播,2015,37(2):54-58.
[5] [美] 乔治·莱考夫.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范畴显示的心智[M] .李葆嘉,章婷,邱雪玫,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68.
[6] [俄] 罗曼·雅各布森.隐喻与转喻的两级[A] .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二卷)[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43.
[7] 刘涛.视觉修辞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164.
[8] [美] 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存在的隐喻[M] .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33-34.
[9] 宗懔.荆楚岁时记及其他七种[M] .北京:中华书局,1991:15.
[10] [美] 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 .丁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131.
[11] [美] 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M] .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9.
[12] 徐桂权,陈一鸣.后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媒介话语分析:拉克劳与墨菲话语理论的传播适用性[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34-42.
[13] Hall,S.(2016).Cultural studies 1983: A theoretical history.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4] [法] 约翰·斯道雷.文化研究:一种学术实践的政治[A] .陶东风.文化研究精粹读本[C]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9.
[15] [英]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 .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195.
[16] [美] 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 .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5.
[1]张远满.传统节日文化图书出版现状及对策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