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张妤玟,马冠男.实践空间:城市少数民族社区传播实践与认同建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3,(02):26-33.
点击复制

实践空间:城市少数民族社区传播实践与认同建构()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3年02期
页码:
26-33
栏目:
文化传播
出版日期:
2023-04-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3)02-0026-08
作者:
张妤玟马冠男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Author(s):
-
关键词:
地域空间 传播实践 族群与国家认同 空间重构
分类号:
G206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空间是被实践的地点。城市回族聚居地的清真寺空间就是这种由栖居和传播所构造的空间,它既是地理和物理层面的,又是精神和情感层面的。回族社区内的民众通过身体在场的集体参与和共享声音、时间等传播媒介,激活了清真寺这个空间。在此过程中,传播成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磨平和改变了原有的关系,赋予人们归属感和族群认同,并引导清真寺这一空间以多用途整体的形式发挥作用。因而,它成为与人的存在直接相关的世界,即“地方”。研究提出,清真寺并非仅仅是一个用来满足回族民众宗教需求的先已存在的静态物理空间,而且它是一种使回族文化得以生长其中的装置。对这一空间的重构,不但可以为回族民众开启新的经验和实践方式,也能使回族族群得以进一步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法] 皮埃尔·布迪厄,[美] 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 .李猛,李康,等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7-10.
[2] 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8.
[3] [英] 曼纽尔·卡斯特,[英] 马汀·殷斯.对话卡斯特[M] .徐培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85.
[4] [英] 雷蒙·威廉斯. 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 . 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99.
[5] 唐士哲.重构媒介?“中介”与“媒介化”概念爬梳[J] .新闻学研究,2014(10):5-6.
[6] 马强.回坊内外:城市化进程中的西安伊斯兰教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3-14.
[7] 马福成.门源金色的记忆[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239-240.
[8] [伊朗] 提尔米兹辑录.提尔米兹圣训全集[M] .穆萨,余崇仁,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168.
[9] [法] 阿兰·科尔班.大地的钟声:19世纪法国乡村的音响状况和感官文化[M] .王斌,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101.
[10] 孟子厚.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2,5.
[11] 季凌霄.从声景思考传播:声音、空间与听觉感官文化[J] .国际新闻界,2019(2):25-27.
[12] 王婧.声音与感受力[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41.
[13] [德] 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M] .林荣远,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9.
[14] 王铭铭.漂泊的洞察[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167.
[15] [英] 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M] . 景天魁,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3.
[16] 白红义.新闻研究:经典概念与前沿话题[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60.
[17] [苏] A.J. 古列维奇.时间:文化史的一个课题[A] .路易·加迪.文化与时间[M] .郑乐平,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13-317.
[18] 范可.在野的全球化流动、信任与认同[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135-136.
[19] [德] 齐美尔.进餐的社会学[A] .齐美尔.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M] . 涯鸿,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281.
[20] 殷晓蓉.传播学视野下的“城市空间”[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36-138.
[21] 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N] .人民日报,2014-5-27(1).
[22] 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 .人民日报,2014-5-30(1).
[2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EB/OL] .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4]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四进”清真寺活动在京启动[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5/18/c_129876024.htm.
[25] 李雪艺,张妤玟.民族互嵌式社区居委会传播实践策略研究[J] .新闻知识,2022(1):49-54.
[26] [法] 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 .渠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42.
[27] [美] 乔纳森·特纳,[美] 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M] .孙俊才,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61-63.
[28] [法] 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M] .方琳琳,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200.
[29] 袁艳.传播学研究的空间想象力[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3):1.
[30] 王晓磊.社会空间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11.
[31] Harvey, D.(1973).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13-14; 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 .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55.
[32] 黄旦.云卷云舒:乘槎浮海居天下[J] .新闻大学,2020(11).
[33] Harvey, D.(1993). From space to place and back again: reflections on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In Bird,J.etc.(eds.).Mapping the futures: Local culture,global change.London: Routledge,3-29.
[34] [美] 段义孚.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M] .王志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27-28.
[35] [美] 塔洛.分割美国:广告与新媒介世界[M] .洪兵,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转引自谢静.传播的社区:社区构成与组织的传播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5.
[36] 孙玮. 作为媒介的外滩:上海现代性的发生与成长[J] . 新闻大学,2011(4):67.
[37] [美] 特西·兰塔能. 媒介与全球化[M] . 章宏,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64.
[38] 冯雷.理解空间:20世纪空间观念的激变[M] .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57.
[39] [美] 约翰·D.彼得斯.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M] .邓建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1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李雅琪.游动的“媒介”:游泳运动场域中女性身体的转译及传播实践(1927—1937)[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3,(05):90.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少数民族社区媒介使用与话语表达研究”(19YJA860032)。
作者简介:张妤玟,女,副教授,博士; 马冠男,男,硕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