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王 健.作为哲学的影像空间:电影《暴雪将至》中的“异托邦”建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1,(03):106-112.
点击复制

作为哲学的影像空间:电影《暴雪将至》中的“异托邦”建构()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1年03期
页码:
106-112
栏目:
影视艺术
出版日期:
2021-06-3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1)03-0106-07
作者:
王 健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Author(s):
-
关键词:
“异托邦” 《暴雪将至》 第二重文本 叙事
分类号:
J905.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借由福柯的“异托邦”空间理论分析电影《暴雪将至》中所呈现的“异质空间”,通过对空间的解读与破译进入影像深层的第二重文本并生成隐喻、象征的主题阐释。区别于现有规则与秩序下的外部空间,影片中空间意象的建构指涉了一种另类的文化景观,即与社会主流空间相悖的“异托邦”。一方面,“异托邦”作为故事发生的“地点”“场域”,会成为主体经由一系列叙事流程去论证其身份合法性的重要叙事要素; 另一方面,集中在电影文本中、游离于虚幻与现实的叙事逻辑同时也构成了“异托邦”,即事件本身。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锦.福柯的“异托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28.
[2] 陈瑜.感知钝化·功能弱化·行动强化——重新理解现代电影“突破叙事性”问题[J].学术月刊,2011(12):113-121.
[3]Hetherington,K.(1997).Badlands of modernity:Heterotopia and social ordering.London:Routledge Press.
[4]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何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5.
[5] 胡承伟.罗西里尼论电影[J].电影艺术译丛,1979(1):291-302.
[6] [法]米歇尔·福柯.激进的美学锋芒[M].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3.
[7] [法]M.福柯.另类空间[J].王喆,译.世界哲学,2006(6):52-57.
[8] 何雪松.空间、权力与知识:福柯的地理学转向[J].学海,2005(5):44-48.
[9] [美]汤姆·冈宁.吸引力电影:早期电影及其观众与先锋派[J].范倍,译.电影艺术,2009(2):61-65.
[10] 张锦.福柯社会空间“异托邦”思想研究[J].文化与诗学,2013(1):103-130.
[11] 张一玮.异质空间与乌托邦——一种都市文化批评的视角[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6):16-21.
[12] 孔朝蓬.符号背后的“空无”——罗兰·巴特的隐喻世界与东方电影的意象构成[J].当代电影,2017(9):37-40.
[13] 陈红.从本雅明“废墟”美学看白先勇《台北人》[J].华文文学,2017(1):109-117.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王健,男,博士研究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