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郭 静.学术与政治之间:《科学》杂志与“科学救国”思潮的建构与传播[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1,(02):31-36.
点击复制

学术与政治之间:《科学》杂志与“科学救国”思潮的建构与传播()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1年02期
页码:
31-36
栏目:
媒介社会
出版日期:
2021-04-2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1)02-0031-06
作者:
郭 静
合肥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Author(s):
-
关键词:
《科学》杂志 “科学救国” 建构 传播 学术与政治
分类号:
G239.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科学救国”是近代志士贤达寻求救亡图存的重要方案。“科学救国”思想自鸦片战争萌芽,至新文化运动期间《科学》杂志创刊形成广泛影响,并逐渐演变成近代重要的社会思潮。《科学》杂志凝聚了近代一大批以科学共同体为主的传播力量,并在其发行传播的35年间始终以“科学救国”为核心思想,这使得原本应该坚持本体意义的“科学”在传播过程中,脱离其独立的学术研究价值,向政治发生转向,由此可以管窥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想变迁及当时中国学人的学术与政治关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樊洪业.从“格致”到“科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3):39-50.
[2]梁启超.变法通议·论译书[A].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36:66.
[3]曾觉之.我们在中国应当怎样提倡科学[J].科学月刊, 1933(1):5-9.
[4]任鸿隽.《科学》三十五年回顾[J].科学,1951(增刊号):1-3.
[5]常年会纪事[J].科学,1917(1):71-72.
[6]编者.中国科学社总章[J].科学,1916(1):128-135.
[7]龚维忠,黄林.民国科技史视野下《科学画报》传播特征的现实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6):135.
[8][德]梅加夫.科学与近世文明[J].任鸿隽,译.科学,1918(4):307-312.
[9]任鸿隽.人生观的科学或科学的人生观[N].努力周报,1923-5-20.
[10]杨铨.科学的人生观[J].科学,1920(11):1111-1119.
[11]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发起旨趣书[J]. 科学的中国,1933(1):2.
[12][美]Bernal.科学与战争[J].陈燕贻,译.科学,1940(1):1-4.
[13]任鸿隽.科学与国防[N].大公报,1934-3-18.
[14]李晓舫.建国与科学[J].科学,1947(12):353-354.
[15]任鸿隽.关于发展科学计划的我见[J].科学,1946(12):247-248.
[16]刘咸.前言[J].科学,1936(10):788.
[17]顾毓琇.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的意义与使命[J].科学,1936(10):794-795.
[18]刘咸.本社第二十一次年会记事[J].科学,1936(10):872-883.
[19]胡朴安.二十年学术与政治之关系[J]. 东方杂志,1924(1):3.
[20]黄枬森.政治其形,学术其神——对《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一种新解读[J].高校理论战线,2009(12):
10-15.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革命与战争语境下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衍变研究”(19CXW004); 合肥学院人才科研基金项目“全面抗战时期《中央日报》副刊民族创伤叙事与民族认同研究”(18-19RC63)。
作者简介:郭静,女,讲师,博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