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金小丽.概念史视域下community概念的演化[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01):102-108.
点击复制

概念史视域下community概念的演化()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9年01期
页码:
102-108
栏目:
媒介融合
出版日期:
2019-02-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1008-6552(2019)01-0102-07
作者:
金小丽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210097
Author(s):
-
关键词:
概念史 community 社区 社群 演变与发展
分类号:
C91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Community,汉语译为“社区”“社群”。其作为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初,就引发了学者对其涵义的探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社群/社区兴起,对于它们的研究也逐年增多,在满屏充斥着“社群”“社区”这样的关键词时,人们发现虽然许多学者都宣称在进行相关研究,但许多学者没有厘清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至今都还将社区等同于社群。文章拟结合相关文献,梳理社群与社区的历史脉络,力求可以准确、完整地阐明两者的演变与发展,为今后的社区研究和社群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吕燕平.社群与族群[A].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贵州民族学院.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34.
[2]李宏图,周保巍,孙云龙,张智,谈丽.概念史笔谈[J].史学理论研究,2012(1):4-21.
[3][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3-96.
[4]C.J.Galpin.The social anatomy of an agricultural community.Madison,Wis.: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15):34.
[5]陈美萍.共同体(Community):一个社会学话语的演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6][美]帕克等.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M].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
[7]Colin Bell,Howard Newby.The Sociology of Community.Frank Cass,London,1974:355.
[8]Fischer,Claude S.The Study of Urban Community and Personalit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75:67-89.
[9]Barry Wellman.The Community Question:The Intimate Networks of East Yorker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9:1201-1231.
[10]高鉴国.社区的理论概念与研究视角[J].学习与实践,2006(10).
[11]Brint.S.Gemeinschaft revisited:A critiqu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ty concept.Socio-logical Theory,2001:8.
[1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94.
[13]胡鸿保,姜振华.从“社区”的语词历程看一个社会学概念内涵的演化[J].学术论坛,2002(5).
[14]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122.
[15]丁元竹,江汛清.社会学和人类学对“社区”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1991(3).
[16]李万全.社群的概念——滕尼斯与贝尔之比较[J].社会科学论坛,2006(6).
[17]廖杨.民族·族群·社群·社区·社会共同体的关联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08(2).
[18]吴玉军.现代社会观的批判和重建——对当代西方社群主义“社群”观念的一种考察[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9]Rheingold H.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MIT press,1993.
[20]Schubert and Ginsburg.Virtual communities of transaction:The role of personalization in electronic commerce.Electronic markets, 2000,10(1).
[21][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40.
[22][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20.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郭毅.中国“开言路”概念的历史语义学考察——兼论“开言路”与“言论自由”的关系[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05):50.
[2]石小溪,周奕昕.从新名词到关键概念:“电影工业美学”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4,(01):102.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和社会治理研究”(16BXW042)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金小丽,女,硕士研究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