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曾一果.新媒体与青年亚文化的转向[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4):2-8.
 Zeng Yiguo.New Media and the Turn of Youth Subculture[J].FUTURE COMMUNICATION,2016,(04):2-8.
点击复制

新媒体与青年亚文化的转向()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6年04期
页码:
2-8
栏目:
出版日期:
2016-08-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New Media and the Turn of Youth Subculture
文章编号:
1008-6552(2016)04-0002-07
作者:
曾一果
苏州大学 凤凰传媒学院,江苏 苏州,215123
Author(s):
Zeng Yiguo
关键词:
互联网 新媒体 青年亚文化 后亚文化
分类号:
G11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席卷欧美的青年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旷日持久、影响深远的社会运动,而且对互联网以来各种新媒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得益于当年的青年文化运动,而且网络空间上的新型“虚拟社区”本身也延续了青年文化的反叛精神。当然,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促使青年文化本身从强调反叛、抵抗和风格的“亚文化”,走向流动、区隔和部落化的“后亚文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美国]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6-7.
[2][美国]弗雷德·特纳.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M].张行舟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167.
[3][美国]弗雷德·特纳.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导言[M].张行舟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Ⅵ.
[4][奥地利]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86.
[5][加拿大]迈克尔·布雷克.越轨青年文化比较[M].岳西宽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11.
[6]David Muggleton and Rupert Weinzier.The Post-Subcultures Reader[M].New York: Press Oxford,2003:P5.
[7][英国]大卫·钱尼.碎片化的文化和亚文化[A].安迪·班尼特,基恩·哈恩-哈里斯.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C].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文化译介小组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57.
[8][英国]安迪·班尼特,基恩·哈恩-哈里斯.序言[A].安迪·班尼特,基恩·哈恩-哈里斯.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C].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文化译介小组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4.
[9][英国]保罗·斯威特曼.游客还是旅客?“亚文化”、自反性身份和新部族社交[A].安迪·班尼特,基恩·哈恩-哈里斯.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C].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文化译介小组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03.
[10][英国]安迪·班尼特:虚拟亚文化?青年、身份认同与互联网[A].安迪·班尼特,基恩·哈恩-哈里斯.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C].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文化译介小组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95.
[11]Oliver Marchart.Bridging the Micro-Macro Gap:Is There Such a Thing as a Post-subcultural Politics?[A].David Muggleton and Rupert Weinzier.The Post-Subcultures Reader[C].NewYork:Press Oxford,2003:P83.
[12][加拿大]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M].黄典林译,曹进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8-79.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卢家银.互联网在横向传播发展中的作用[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04):19.
[2]许鑫.网络公众参与:机制、局限与意义——基于三个网络公共事件的比较分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2):44.
[3]刘 潇 孟 盈.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务教学在理论及实践上的创新[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3):138.
[4]杨祖增 张仁汉.媒体融合时代传统期刊“互联网+”路径探索[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3):52.
 Yang Zuzeng & Zhang Renhan.Exploring the Path of Traditional Journal “Internet +” in the Era of Media Convergence[J].FUTURE COMMUNICATION,2015,(04):52.
[5]张梦晗.重塑惯例:媒介化时间对新媒体社会的建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1):8.
[6]应力浩.媒体时代异化的加剧与反异化的兴起[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6):42.
[7]廖梦夏.互构与重塑:公共传播的城市空间潜能与社会生产[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2):44.
[8]马克秀.互联网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框架思考 ——基于山东“淘宝村”的传播社会学分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4):40.
[9]范志忠 封雨汐.互联网时代民营影视企业的产业融合与跨越式发展——以华策影视为例[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1):51.
 Fan Zhizhong & Feng Yuxi.The Industrial Integrationand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Private Film and Television Companies in the Internet Age: The Example of Huace Media[J].FUTURE COMMUNICATION,2018,(04):51.
[10]万丽慧,刘杰,文璇.青少年文化反哺:重新审视家庭场域内的交流与教育——青少年家庭内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的量化考察[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3):45.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社科后期基金项目“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14FXW0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曾一果,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6-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