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钟丽茜.数字艺术诸“间性”特征初探[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2):107-112.
 Zhong Liqian.On the Intermediality, Intertextuality and Intersubjectivity of Digital Art[J].FUTURE COMMUNICATION,2016,(02):107-112.
点击复制

数字艺术诸“间性”特征初探()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6年02期
页码:
107-112
栏目:
影视美学
出版日期:
2016-04-1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On the Intermediality, Intertextuality and Intersubjectivity of Digital Art
文章编号:
1008-6552(2016)02-0107-06
作者:
钟丽茜
浙江传媒学院 文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Author(s):
Zhong Liqian
关键词:
数字艺术 主体间性 文本间性 视域融合
分类号:
J01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20世纪美学发生“主体间性”转向后,“文本间性”、“文化间性”等概念相继出现,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之间平等共生的交流关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数字艺术是有史以来“间性”特征最明显的艺术,由于数字技术消解了传统艺术的诸多介质、互文性、主体交流壁垒,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数字艺术显露出“媒介间性”、“媒体间性”、“文本间性”、“创作主体间性”、“接受主体间性”乃至“人机间性”等特征,艺术家们也从各种各样的“间性”对话中获得大量艺术创意与灵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黄鸣奋.媒体间性:数码时代的艺术探索[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4(12).
[2]Bill PSANAS.行走:表演柏油路[EB/OL].http://rhizome.org/artbase/artwork/54638/, 2015-08-09.
[3]黄鸣奋.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研究(第一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302.
[4]黄鸣奋.互联网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46.
[5]黄鸣奋.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252.
[6]刘悦笛.在“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之间——试论文学活动中的“复合间性”[J].文艺理论研究,2005(4):64-69.
[7]黄鸣奋.网络间性:蕴含创新契机的学术范畴[J].福建论坛,2004(4):8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陈永斌.转型背景下的地方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 ——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视角[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2):122.
[2]刘君荣.间性思维下的地方特色文化对外传播主体建构和路径分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02):39.
[3]钟丽茜.数字融媒体时代的审美体验——五官感知从分立到聚合[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1,(01):36.
 Zhong Liqian.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e Era of Digital Integrated Media——Five Senses Perception Changing from Discreteness to Convergence[J].FUTURE COMMUNICATION,2021,(02):36.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钟丽茜,女,副教授,文学博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6-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