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肖显静.消费越多并不越幸福[N].中国文化报,2010-03-22(3).
[2]隋岩.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背景及深层内涵[J].理论前沿,2008(19).
[3]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31.
[4]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43.转引自曹海峰.消费文化理论与创意产业的勃兴[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2):136.
[5]Granham D.This Place Gives Me Space:Place and Creativity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J]. Geoforum, 2003(34):511-524.
[6]隋岩.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背景及深层内涵[J].理论前沿,2008(19).
[7]王洪斌.英国新工党的创意产业政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3(1).
[8]王霞.1930年代大萧条下美国电影的资本结构与产业格局[J].当代电影,2009(4):26.
[9][美]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M].吴莆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21.
[10]厉无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6.
[11]贾克勤.创意文化经济发展研究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0(1):69.
[12]孙智英.创意经济的形态和业态研究[J].东南学术,2008(6):108.
[13]厉无畏.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社会科学研究,2012(6):5.
[14]杜德斌.创意产业: 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J].经济导刊,2005(8).
[15]萧潇.创意产业在中国[J].经济视角, 2006(7).
[16]朱建纲.科技创新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EB/OL].http://roll.sohu.com/20120807/n350047326.shtml.
[1]魏李隼.小议认知观照下爱情隐喻的翻译[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1):121.
[2]吴红非,孙文婷.江南丝竹音乐传承的实践与思考[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06):89.
[3]王欣涛,陈旭光.冯小刚和“华谊兄弟”:
面向市场的创意艺术与创意经济——兼及对中国电影未来发展战略的启示[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04):56.
[4]郭媛媛.北京CBD地区媒介产业集群的管理与规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1):30.
[5]戴冰洁.社会学视野下的文化传播现象与媒介使命[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0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