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白润生,丁艳丽.我国少数民族新媒体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03):23-27.
点击复制

我国少数民族新媒体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1年03期
页码:
23-27
栏目:
新媒体研究
出版日期:
2011-06-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白润生丁艳丽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100081
Author(s):
-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新媒体困境 出路
分类号:
G206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21世纪伊始,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领域对传统媒体发起了咄咄逼人的攻势,对于起步相对较晚的少数民族传统媒体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次艰苦的蜕变。文章介绍了少数民族新媒体建设的发展状况,其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以及少数民族新媒体建设基于此应采取的一些举措,以期对我国少数民族新媒体的建设提供些许借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钟克勋论加速民族地区新媒体发展的现实性——以四川藏区文化交流与新闻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2):177
[2] 谢鸿桂民族地区构建网络媒体的突破点[J]中国记者,2010(1):79
[3] 赵超传统媒体借力手机报 努力做强纸质报业[EB/OL]人民网,2008-04-02
[4] 甘孜州基本情况[EB/OL]甘孜发展与改革网首页
[5] 赵永新,蒋潇我国步入互联网大国行列[N]人民日报,2008-07-25
[6] 王瑶新媒体对“三少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影响[N]内蒙古日报,2009-09-11
[7] 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EB/OL]新华网,2007-01-2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张媛.模糊的“他者”:非民族地区的 少数民族媒介形象再现——基于《北京日报》少数民族报道的分析(1979-2010)[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01):17.
[2]戚鸿峰.新媒体背景下舆论传播的嬗变[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3):99.
[3]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4):37.
[4]黎明.新媒体环境下党报的未来发展 ——基于价值论视角[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5):5.
[5]郜书锴.权力学说:空间策略与媒介进化[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04):1.
[6]杨玳婻.新媒体亚文化的盛行现象与价值解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3):51.
[7]付玉辉,刘菊花.论确立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三个维度[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6):1.
[8]王武林.论数字时代的大学城文化建设与知识信息传播[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6):46.
[9]马楠楠.论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形式的转换[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6):61.
[10]邵杨.转型升级视野下的手机动漫[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06):72.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白润生,男,教授,硕士生导师。 丁艳丽,女,硕士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