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祝华新.新中国舆情认知的演变——以《人民日报》舆情监测工作为例[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1):79-82.
 Zhu Huaxin.The Evolution of Public Opinion in New China: The Example of the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of the People's Daily[J].FUTURE COMMUNICATION,2018,(01):79-82.
点击复制

新中国舆情认知的演变——以《人民日报》舆情监测工作为例()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8年01期
页码:
79-82
栏目:
媒介与社会
出版日期:
2018-02-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The Evolution of Public Opinion in New China: The Example of the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of the People's Daily
文章编号:
1008-6552(2018)01-0079-04
作者:
祝华新
人民网 《网络舆情》杂志,北京,100020
Author(s):
Zhu Huaxin
关键词:
舆情 舆情分析师 良政 善治 时度效
分类号:
G21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对“舆情”的认知,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民意的态度,对新闻宣传工作规律性的认识。文章通过对《人民日报》关于舆情认知的演变梳理,指出舆情研究是对党媒“喉舌”论的重要补充; 特别是互联网成为社会舆论生成发酵的主力平台; 政府决策需要考虑社会心理的承受力; 从政务到党务,各地形成了一套风险评估、信息发布、政策解读、舆论引导、舆情分析、应急处置等配套保障工作机制,须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人民网走在舆情监测业务的前列。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高贺.沉与浮: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困境及其突破[J].理论导刊,2010(4):138-142.
[2]王金红,黄振辉.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背离——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利益表达行为的实证分析[J].开放时代,2008(3):60-76.
[3]张胜志.表达阙如与黑夜政治——利益视域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2):23-27.
[4]胡旭.利益表达内涵、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利益表达文献综述[J].中国市场,2011(1):152-154.
[5]蔡禾.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J].开放时代,2010(9):37-45.
[6]涂敏霞.从“生存”到“发展”——广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J].中国青年研究,2012(8):51-55.
[7]李尚旗.农民工利益表达的行动选择分析[J].理论导刊,2012(2):55-58.
[8]于建嵘.利益表达、法定秩序与社会习惯——对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抗争行为取向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7(6):44-52.
[9]张丽琴.底层抗争策略的确立与变换诱因分析——对一个维权组织的持续性观察[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1):64-69.
[10]梁德友.论弱势群体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几个理论问题——概念、结构与社会学分类[J].社会科学辑刊,2016(3):134-139.
[11][美]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M].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31.
[12]王洪伟.“以身抗争”与“以法抗争”:当代中国底层社会抗争的两种社会学逻辑[D].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2010-07-24.
[13]董延芳.不同情境下的农民工维权行动偏好[J].农业技术经济,2016,(6):77-85.
[14]郑素侠.传媒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中的角色与责任——基于中层组织理论的视角[J].新闻爱好者,2012(12下半月):1-3.
[15]曹茸等.传播学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探析——以中西部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典型地区为例[J].前沿,2013(15):152-155.
[16]李欣,詹小路.利益表达中的大众媒介之困境与优势[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2):25-27.
[17]范鼓,余奇敏.电视民生新闻与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基于湖北电视《经视直播》的个案分析[J].南方论刊,2016(1):56-58.
[18]张文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河北大学,2012.
[19]李娟.弱势群体利益诉求在新闻媒体中的表达[J].传媒,2015(7):64-65.
[20]曾寿梅.新常态下农民工维权事件新闻报道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14):137.
[21]陆旻旸.弱势群体媒介话语权缺失现象的传播学解读——以农民工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3(4):38-40.
[22]吴麟.主体性表达缺失: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话语权[J].青年研究,2013(4):41-50.
[23]方启雄.新闻传媒与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J].河南社会科学,2013(5):77-80.
[24]宋红岩.农民工新媒介参与和利益表达调研与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6):70-72.
[25]段瑞群.“微博信访”:利益表达新渠道[N].人民法院报,2011-8-11.
[26]文远竹.微博维权与底层抗争[J].青年记者,2013(34):65-66.
[27]郭鹏.弱势群体网络利益表达的困境及其消解[J].党政干部论坛,2015(9):61-63.
[28]陈浩然,刘敏华.社会弱势群体网络化利益表达:风险与应对[J].社会主义研究,2014(6):85-89.
[29]刘春明.新媒体时代农民工维权现状研究——评《自媒体时代农民工维权表达研究》[J].新闻战线,2016(2).
[30]王文娟.新媒体与农民工的维权表达[J].理论界,2014(10):52-55.
[31]刘大毅.沈阳市总工会用“互联网+”做服务农民工大文章:2万余名农民工手机刷卡能维权[N].辽宁日报,2016-4-2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祝华新,男,高级记者,总编辑。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