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丛耀.图像传播学[M].台北:威士曼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10.
[2]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J].中国社会科学,2002(4):74-83.
[3][美]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皮尔斯:论符号[M].赵星植,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51.
[4]程映虹.“我们究竟是谁?”——看塑像之争背后的美国国族认同[J].同舟共进,2017(11):28-30.
[5]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
[6][美]柯蒂斯·卡特.如何理解作为公共艺术的雕塑[A].王柯平.美学多样性与普遍性[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2:110.
[7]刘涛.视觉修辞的学术起源与意义机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9):66-77.
[8]刘涛.媒介·空间·事件:观看的“语法”与视觉修辞方法[J].南京社会科学,2017(9):100-109.
[9][英]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37.
[10]陈小慰.“认同”:新修辞学重要术语identification中译名辩[J].当代修辞学,2017(5):54-62.
[11]李明明.超越与同一欧盟的集体认同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62.
[12]李庚.身份认同与文化表征:当前国产年代剧的意义生成机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11):98-101.
[13]顾朝林,刘佳燕.城市社会学(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41.
[14]周宪.文学与认同:跨学科的反思[M].北京:中华书局,2008:188.
[15]HaIl,S.(1996).Introdution:Who needs identity?In Hall,S.& Gay,P.(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 Sage Publicalions,5-6.
[16]冉华,邓倩.从互联网使用到文化身份认同:以大学生为例的定量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6):115-118.
[17][英]乔治·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M].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21.
[18]胡百精.互联网与集体记构建[A].《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组.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文萃第一辑(上卷)[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384.
[19]胡易容.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52.
[20]李生柱.神像:民间信仰的象征与实践——基于冀南洗马村的田野考察[J].民俗研究,2014(2):144-153.
[21]蔡秀枝,彭佳.符号学与空间理论的遇合,蔡秀枝教授访谈[A].曹顺庆,赵毅衡.符号与传媒第5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82.
[22]张珣.妈祖石雕巨像化宗教象征意涵的变迁[A].李庆新.海洋史研究第4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57.
[23]胡易容.论象征: 理据性与任意性在传播中的复合——从一篇学术论文的术语辨析说起[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4):14-24.
[24]韩丛耀.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3.
[1]廖卫民,何明.讲好中国故事:当代动物影像艺术的修辞形态与价值取向——基于华莱坞电影系统论的理论视角[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1):98.
Liao Weimin & He Ming.Tell Chinese Stories Well-Rhetorical Devices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Animal Movi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uallywood System Theory[J].FUTURE COMMUNICATION,2017,(0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