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陈 琦,张丰扬.从集结到认同:移动通信新时代的社交化学习研究——以微信“打卡学习”为例[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1,(04):48-59.
 CHEN Qi & ZHANG Feng-yang.On Social Learning in the Mobile Age: A Case Study of WeChat "Punching Learning"[J].FUTURE COMMUNICATION,2021,(04):48-59.
点击复制

从集结到认同:移动通信新时代的社交化学习研究——以微信“打卡学习”为例()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1年04期
页码:
48-59
栏目:
媒介融合
出版日期:
2021-08-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On Social Learning in the Mobile Age: A Case Study of WeChat "Punching Learning"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1)04-0048-12
作者:
陈 琦张丰扬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122
Author(s):
CHEN Qi & ZHANG Feng-yang
关键词:
社交化学习 社交媒体 移动互联 微信 打卡学习
分类号:
G434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移动智能媒体时代,社交媒体俨然成为现代人际交往沟通的主要途径,“打卡学习”的分享形式也逐渐形成一种热潮,用户可以通过“打卡”这一具有仪式性的行为,量化记录学习进程,通过他人的“点赞”或评论,“打卡”行为被赋予更多的社交属性,形成了“学习+社交”的新型学习模式。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以及深度访谈等方法,对打卡学习的社交功能及其效果进行研究。针对移动通信新时代社交化学习所反映出的问题,结合传播学知识进行反思与展望,文章为当下网络文化以及虚拟空间社交化学习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读和效果提升策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We Are Social & Hootsuite:2019全球数字报告[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5417735758826177.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EB/OL].http://www.cac.gov.cn/2021-02/03/c_1613923423079314.htm.
[3]程博辉.基于SERVQUAL的知识付费服务质量评估模型构建研究[J].创新科技,2019(2):25.
[4]2020微信年度数据报告[EB/OL].http://www.hei8seo.com/article/124050.html.
[5]吴刚,于文浩,戴丽兰.基于移动云学习技术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7(4):30.
[6]韦宁彬.社交化学习理念助推教师教学反思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7(13):36-38.
[7]孙宝新.“打卡”新义新用[J].语文建设,2018(25):71-72.
[8]人民网.“网上共读”集体对抗阅读惰性[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525/c40606-28376685.html.检索日期:2020年4月26日.
[9]中国财经新闻网.爱奇艺打造音乐综艺全布局的背后:产业联动的常态化[EB/OL].http://www.prcfe.com/finance/2018/0130/224774.html.
[10]王学.网络时代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云南部分高校为例[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11]邓颖璐.知识付费产品的游戏化运营——以薄荷阅读为例[J].传媒论坛,2018(20):49-50.
[12]刘一鸥,陈肖静.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文化表达的逆向思考[J].当代传播,2015(4):97.
[13]何洪涛.从身份认同看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贵族[J].兰州学刊,2010(4):186-187.
[14]贺镇坤.对“碎片化学习”的辩证认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35.
[1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论资产阶级社会的类型[M].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4.
[16]武骁,张玉川.“镜中自我”与夸示性文化消费展示——以微信朋友圈发布读书打卡内容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2):80.
[17]刘旦旦.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杨乘虎,杨小玢.融合与发展:手机电视社交化模式的构建[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5):2.
[2]袁靖华,郝文琦.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的电视节目社交融合传播研究——以《奔跑吧兄弟》为案例[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5):13.
[3]李永健,王雅杰.北京市未成年人社交媒体的使用与自我表达[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6):35.
[4]张媛.社交媒体时代的少数民族网络社群建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06):87.
 Zhang Yuan.Construction of Minority Network Community in the Era of Social Media[J].FUTURE COMMUNICATION,2019,(04):87.
[5]楚亚杰,胡佳丰,张林璇.新兴知识经纪人与科学传播对话规则的建立[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2):26.
[6]陈安繁,罗 晨,胡 勇,等.中国社交媒体上转基因争论的网络议程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4):8.
 Chen Anfan,Luo Chen,Hu Yong,et al.Research on the Internet Agenda of Transgenic Debate in Chinese Social Media[J].FUTURE COMMUNICATION,2020,(04):8.
[7]陈彩银.从粉丝屠榜事件论粉丝社群对当代娱乐产业的影响[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5):57.
[8]郭 毅.数字化公共外交:实践困境、理论缺陷与伦理风险[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1,(05):38.
 GUO Yi.The Pitfalls of Digitalisation: Digital Public Diplomacy and Its Dark Side[J].FUTURE COMMUNICATION,2021,(04):38.
[9]贾祥敏,应 慧.何以为记:微博逝者空间的中介化记忆生产[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4,(04):91.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特点、机制与理论研究”(15ZDB143)。 作者简介:陈琦,女,副教授,博士; 张丰扬,男,硕士研究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