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王 珏.公共事件中青年媒介素养的典型表现与形成机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1,(03):21-26.
点击复制

公共事件中青年媒介素养的典型表现与形成机制()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1年03期
页码:
21-26
栏目:
媒介社会
出版日期:
2021-06-3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1)03-0021-06
作者:
王 珏
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研究所,浙江杭州314500
Author(s):
-
关键词:
媒介素养 青年群体 媒介生态 公共事件
分类号:
G206.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青年群体不仅是全媒体时代的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传播者和评判者,更是信息生产者和参与者。公共事件既是青年媒介素养的实验室,更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大课堂。公共事件中,青年媒介素养具有信息传播“碎片化”、信息判断“模糊化”、事件参与链缺失、信息源选择固化、参与危机治理的能力不足等表现。这些典型表现与舆情爆发引发信息超载、后真相时代下的情感依附、快速传播催生的“符号”表达、社交网络集群削弱个体责任意识密切相关。可通过推进信息公开、优化青年公共事件正向参与机制,优化媒介生态、提升公共危机中媒介的引导力,加强价值观教育、完善新时代青年媒介素养培育体系来提升青年群体的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力丹.树立全民“新闻素养”理念[J].新闻记者,2014(4):61-63.
[2]陈力丹.互联网的非线性传播及对其的批判思维[J].新闻记者,2017(4):46-53.
[3][美]詹姆斯.危机干预策略[M].肖水源,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6.
[4]王贤卿,吴倩倩.全媒体时代重大疫情网络舆情的特征、影响及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3):102-106.
[5][美]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M].陆佳怡,孙志刚,刘海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2.
[6]胡翼青.后真相时代的传播——兼论专业新闻业的当下危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28-35.
[7]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4-26(2).
[8]习近平.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9-1-26.
[9]习近平.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 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J].党建,2018(5):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廖玉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减少电视负面影响[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1):107.
[2]陈维.大学生媒介素养及其在信息共享空间中的建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2):101.
[3]朱鹏.媒介素养教育:中山市素质教育的新课题[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3):93.
[4]郭舒然.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的策略与现实意义[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3):22.
[5]余玉.关于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3):31.
[6]王淑华.媒介“减权”·网络恐惧·自我区隔 ——杭州家政女性的媒介接触和使用实践分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1):128.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王珏,女,讲师,硕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