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郭舒然.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的策略与现实意义[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3):22-25.
点击复制

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的策略与现实意义()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0年03期
页码:
22-25
栏目:
媒介素养
出版日期:
2010-06-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郭舒然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Author(s):
-
关键词:
媒介素养网络传播媒介批判能力
分类号:
G206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以如何正确认识网络媒介、如何合理选择和接触网络、如何正确理解和鉴别网络信息、如何有效利用网络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媒介素养成为一个亟需讨论的问题。文章就网络媒介素养对既有媒介素养的拓展、其主要内容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19
[2][美]保罗·利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M] 熊澄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1
[3][英]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7
[4]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M]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82-86
[5]杨煦生失魅时代的超越之维[J]读书,2009(6):89-96
[6][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4 
[7]陈龙媒介全球化与公众媒介素养结构的调整[J]现代传播,2004(4):26-29
[8]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381
[9][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刘北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2
[10][美]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转引自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123
[11][美]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68
[12][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化的途径[M]董洪川,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75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廖峰.媒介素养与网络传播“把关人”的颠覆与超越[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1):102.
[2]廖玉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减少电视负面影响[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1):107.
[3]陈维.大学生媒介素养及其在信息共享空间中的建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2):101.
[4]朱鹏.媒介素养教育:中山市素质教育的新课题[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3):93.
[5]余玉.关于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3):31.
[6]蒋谢尔.新媒体事件:“网络最优化”倾向与 “公共领域”建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5):34.
[7]王淑华.媒介“减权”·网络恐惧·自我区隔 ——杭州家政女性的媒介接触和使用实践分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1):128.
[8]王 珏.公共事件中青年媒介素养的典型表现与形成机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1,(03):21.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郭舒然,男,硕士研究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