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张爱军,孙玉寻.微信社区屏蔽治理与舆论失衡[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3):16-23.
 Zhang Aijun & Sun Yuxun.Shielding Governance and Public Opinion Imbalance of Wechat Community[J].FUTURE COMMUNICATION,2020,(03):16-23.
点击复制

微信社区屏蔽治理与舆论失衡()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0年03期
页码:
16-23
栏目:
社会治理传播
出版日期:
2020-06-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Shielding Governance and Public Opinion Imbalance of Wechat Community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0)03-0016-08
作者:
张爱军 孙玉寻
西北政法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710065
Author(s):
Zhang Aijun & Sun Yuxun
关键词:
微信 屏蔽治理 微信舆论 政治传播
分类号:
G206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屏蔽治理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出现的新的治理方式。屏蔽治理具有技术实质、意识形态和权利规制等特点,其目的是通过技术的使用实现“善治”。屏蔽治理在微信舆论治理中具有规范微信用户的信息传播行为、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维护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优势价值,但同时也会强化微信空间舆论同质化趋势,导致显在舆论与潜在舆论失衡的舆论格局。微信空间舆论同质化趋势强化以及显在舆论与潜在舆论失衡,会对微信空间的政治发展产生威慑力与破坏力,进而引发政治和制度危机,影响社会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刘永谋.技术治理、反治理与再治理:以智能治理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19(2).
[2]孟天广,赵娟.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社会治理:理论建构与治理体系[J].电子政务,2018(8).
[3]王珩,纪文亮.微信传播特征与舆论引导策略[J].青年记者,2019(2).
[4]张爱军,秦小琪.微博与微信比较政治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1).
[5]窦云莲,李昊青,张鹏,王斌.微信政治谣言的生态治理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2018(11).
[6][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16.
[7]肖滨.信息技术在国家治理中的双面性与非平衡性[J].学术研究,2009(11).
[8]马俊英.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同质化分析及其治理策略[J].河北企业,2018(11).
[9]马得勇,张志原.公共舆论的同质化及其心理根源——基于网民调查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10]张爱军.再治理:网络技术对敏感词的屏蔽及其政治语言转向[J].河南社会科学,2019(8).
[11]丁金山,袁新洁.潜在舆论简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1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陈虹秀译.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8: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刘永昶,景岩.新媒体与文化的圈落化生存——解析微信的知识传播特征[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6):2.
[2]朱旭光 薛超杰.基于钻石模型的微信竞争力分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2):120.
 Zhu Xuguang,Xue Chaojie.An Analysis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Wechat Based on the Diamond Model[J].FUTURE COMMUNICATION,2016,(03):120.
[3]赵雪芹,许丽霞.信息流视频广告社交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微信朋友圈广告为例[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6):72.
 Zhao Xueqin & Xu Lixia.Research on Influential Factors of Sociality of Information Stream Video Advertising——Take the Advertising of WeChat Moments as an Example[J].FUTURE COMMUNICATION,2020,(03):72.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规律研究”(18BZZ01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爱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玉寻,女,硕士研究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