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仲呈祥.新时期电影文化十年论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62.
[2]裴亚莉.新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理论的诸阶段及其代言功能[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3]谢枫等.再发现第四代[J].电影艺术,2008(5).
[4]张会军.还是同学少年[M].北京:北京青年出版社,2008:18.
[5]李道新.第四代导演的历史意识及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上)[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6]贾冀川.第四代导演的现代启蒙意识及其历史局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8(1).
[7]戴锦华.斜塔:重读第四代[J].电影艺术,1989(4).
[8]罗艺军.盘点第四代——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群体研究[J].文艺研究,2002(5).
[9]凌金铸,刘勇,徐辰.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224.
[10]罗雪莹.重建理想和民族精神的呼唤——访《本命年》导演谢飞[J].当代电影,1990(1).
[11]陈宇.学院派导演的创作特点——以曹保平导演的创作为例[J].当代电影,2015(12).
[12]谢飞.谢飞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237.
[13]吴冠平.眺望在精神家园的窗前[J].电影艺术,1995(5).
[14]谢飞.电影观念我见——在“电影导演艺术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J].电影艺术,1984(12).
[15]这些学院派导演,都是多面手[N].钱江晚报,2015-10-11.
[16]任殷,饶朔光等.“乡村女人三部曲”笔谈[J].当代电影,1997(4).
[17]宋崇.拍好娱乐片必须改变电影观念——《魔窟生死恋》创作随感[J].电影通讯,1993(1).
[18]黄健中.黄健中导演笔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52.
[19]黄健中.风急天高 我的二十年电影导演生涯[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291.
[20]阎国萍.触摸原著的灵魂——黄健中谈《红娘》[J].电影创作,1998(6).
[21]田子.黄健中:第一个把性引入中国电影的人[J].英才,1998(5).
[22]李尔崴.影坛脚夫滕文骥[J].电影艺术,1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