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王娅姝,王宜文.底层叙事的认知错位——基于观众数据的《无名之辈》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2):66-74.
点击复制

底层叙事的认知错位——基于观众数据的《无名之辈》研究()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0年02期
页码:
66-74
栏目:
影视艺术
出版日期:
2020-04-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0)02-0066-09
作者:
王娅姝王宜文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100875
Author(s):
-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底层形象 电影叙事 观众认识
分类号:
J905.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文艺理论密切关注叙事作品及其接受间的关系,并试图厘清二者间是否存在一致对应性。霍尔等人认为,观众的解读行为使叙事文本的固定意义逐渐松动。文章选取2018年重点影片《无名之辈》,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获取到观众对影片的具体接受数据。文本建构层面,影片通过多线叙事,形成了小人物的命运侧写,透露出底层叙事底色。然而在接受层面,数据发现,影片事实上并未获得底层观众的认可,反而是触动了高学历、高薪、年轻的观众群体。根据这一问题,文章分析、讨论了《无名之辈》在文本表达与接受认知上的错位现象。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Hall,S.et al.(1991).Culture,media,language: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London:Routledge,117-127.
[2][美]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M].麦永雄,柏敬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46.
[3]张颐武.《无名之辈》:脆弱与感伤的力量[J].当代电影,2019(1).
[4]周星.鸡肋般的小人物与殊途同归的人心情感深处表现——电影《无名之辈》分析[J].艺苑,2018(12).
[5]饶晓志,陈晓云.《无名之辈》:一种逆袭的可能[J].电影艺术,2019(1).
[6]王宜文,张洪忠,兰朵等.2018中国热门影视社会观察报告[R].京师中国传媒智库第26期,2019(1).
[7][德]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汉堡剧评[M].张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9):317.
[8]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报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6.
[9][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88.
[10]李俐.观影主力更加年轻化[EB/OL].光明网,2018-12-2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葛娟.现实主义与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取向[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1,(01):72.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年度热门影视社会观察研究”(19JHQ04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娅姝,女,博士研究生。王宜文,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