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别君华,施 旭,周俐含.变革与重构:人工智能介入话语实践[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04):8-14.
 Bie Junhua,Shi Xu & Zhou Lihan.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rvention in Discourse Practice[J].FUTURE COMMUNICATION,2019,(04):8-14.
点击复制

变革与重构:人工智能介入话语实践()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9年04期
页码:
8-14
栏目:
智能传播
出版日期:
2019-08-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rvention in Discourse Practice
文章编号:
1008-6552(2019)04-0008-07
作者:
别君华施 旭周俐含
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311121
Author(s):
Bie Junhua Shi Xu & Zhou Lihan
关键词:
话语研究 人工智能 人机共生 重构 话语传播体系
分类号:
G206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人工智能时代虽然已经到来,但是,人工智能与人类话语以及人工智能与话语研究有怎样的干系,学界的探索尚未开启。文章提出,应着力思考、考察人工智能与话语研究的关联。其成果将拓展话语研究的疆域,帮助人类未来更好地与智能机器共生,更加清晰地认识人、提升人,进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文章从新型话语主体、新型话语关系与新型话语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具体重构人类话语传播体系,提出人类智能话语实践的目标、策略和原则。文章建议话语研究界与人工智能专家,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科学界和自然科学界同仁,应相互学习,以提升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的水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军.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挑战与应对[J].伦理学研究,2018(4):79-83. [2]仇立平.大数据+智能化时代社会的“沦陷”与治理[J].探索与争鸣,2018(5):45-47. [3]施旭.文化话语研究与中国实践[J].中国外语,2018(6):1,10-15. [4][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 [5][荷]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3. [6][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4. [7]陈岳芬,李立.话语的建构与意义的争夺——宜黄拆迁事件话语分析[J].新闻大学,2012(1):54-61. [8]徐桂权,章震.作为社会解释的媒介话语分析——解读《媒介话语的进路》[J].新闻记者,2017(10):82-88. [9]喻国明,姚飞.试论人工智能技术范式下的传媒变革与发展[J].新闻界,2017(1):39-43. [10][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M].陈允明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214. [11]傅丕毅,陈毅华.MGC机器生产内容+AI人工智能的化学反应——“媒体大脑”在新闻智能生产领域的迭代探索[J].中国记者,2018(7):30-32. [12][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2. [13][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于 全,张 平.5G时代的物联网变局、短视频红利与智能传播渗透[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6):2.
 Yu Quan & Zhang Ping.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the 5G Era, Short Video Dividends and Intelligent Penetration[J].FUTURE COMMUNICATION,2018,(04):2.
[2]戴运财,姚争.智能化时代的播音主持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探讨 ——来自英国播音专业教育的启发[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06):80.
 Dai Yuncai & Yao Zheng.Discuss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in Broadcasting and Announcing Major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nspiration from British Broadcasting Education[J].FUTURE COMMUNICATION,2019,(04):80.
[3]钱小龙 仇江燕.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人工智能慕课优化路径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例[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5):14.
 Qian Xiaolong & Qiu Jiangyan.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Path of AI MOOCS Based on Content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Peking University[J].FUTURE COMMUNICATION,2020,(04):14.
[4]韩 秀.技术现象学视角下社交机器人与人的关系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2,(04):55.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本文系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地一般项目“智能时代话语传播体系的变革研究”(2019JD22)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别君华,女,讲师,传播学博士。施旭,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语言学博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