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王淑华.“后舌尖时代”城市饮食文化的空间转向及其传播特点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03):21-27.
 Wang Shuhua.The Space Transfer and Feature of Urban Food Culture in Post-delicacy Era[J].FUTURE COMMUNICATION,2019,(03):21-27.
点击复制

“后舌尖时代”城市饮食文化的空间转向及其传播特点研究()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9年03期
页码:
21-27
栏目:
网络文化
出版日期:
2019-06-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The Space Transfer and Feature of Urban Food Culture in Post-delicacy Era
文章编号:
1008-6552(2019)03-0021-07
作者:
王淑华
浙江传媒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Author(s):
Wang Shuhua
关键词:
饮食文化 流动空间 可沟通城市 区隔 智慧城市
分类号:
G206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文章认为在新媒体科技发展的“后舌尖时代”,城市饮食文化空间发生了转向,呈现出实体空间和新媒体空间交融的特点,包括可感知的媒介体验、可流动的时空视野、可沟通的社会关系和可融合的全球网络等四个要素,并从表达与表演、拟像与真实、可视化与隐秘化、偏好与区隔四个维度探讨了新媒体影响下城市饮食文化传播的特征,指出城市饮食文化传播的变革将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走向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Chang,K.C.ed.Food in Chinese Culture: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spectivities[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p.4.
[2]瞿明安.中国饮食文化的象征符号——饮食象征文化的表层结构[J].史学理论研究,1995(4).
[3]Michel de Certeau.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p.93.
[4]杨碧蓉,周敏,周睿.“后舌尖时代”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策略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8(5).
[5][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宋俊岭,李翔宁,周明浩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94.
[6]Mumford,L.The city in history:Its origins,its transformations,and its prospects[M].New York:Harnourt Brace & World.1968,p.563-567.
[7][澳]斯科特·麦奎尔.媒体城市——媒体、建筑与都市空间[M].邵文实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2.
[8][美]派恩二世,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业良,鲁炜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8.
[9]李沁.沉浸媒介:重新定义媒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J].国际新闻界,2017(8).
[10]刘路.论新媒体对城市空间的四重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11][西班牙]纽曼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06.
[12]孙九霞,周尚意,王宁,朱竑,周大鸣,甄峰,刘行健,杨晶晶,陈敬复,杨茜好.跨学科聚焦的新领域:流动的时间、空间与社会[J].地理研究,2016(10).
[13]谢静.可沟通城市:网络社会的新城市主张[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7).
[14]史安斌.社交媒体时代全球传播的理想模式[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15]郭于华.食物和家庭关系:餐桌上的代沟[A].喂养中国小皇帝——食物、儿童和社会变迁[C].景军,钱霖亮,李胜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80.
[16][美]西敏司.饮食人类学——漫话餐桌上的权力和影响力[M].林为正译.北京:中国工信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7.
[17][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202-203.
[18][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14.
[19][法]让·波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M].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00:43.
[20][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55.
[21]陆晔.都市景观的影像化与意义共享——以上海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受众解读为个案[A].黄旦.城市传播:基于中国城市的历史与现实[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128.
[2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M].谭立德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58-159.
[2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上册)[M].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74-275.
[24][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25.
[25][法]米歇尔·福柯,保罗·雷比诺.空间、知识、权力——福柯访谈录[A].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3-14.
[26][美]凯文·林奇.此时此地:城市与变化的时代[M].赵祖华译.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29.
[27]Robert Park.On Social Control and Collective Behavior[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76,p.3.
[28][美]克莱·舍基.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M].胡泳,沈满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50.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王淑华,女,副教授,传播学博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