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张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跨文化传播与认同探微[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6):65-71.
 Zhang Ting.A Tentative Study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Self-identif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All Mankind”[J].FUTURE COMMUNICATION,2017,(06):65-71.
点击复制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跨文化传播与认同探微()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7年06期
页码:
65-71
栏目:
媒介与社会
出版日期:
2017-12-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A Tentative Study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Self-identif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All Mankind”
文章编号:
1008-6552(2017)06-0065-07
作者:
张霆
重庆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重庆,400074
Author(s):
Zhang Ting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 跨文化传播 认同
分类号:
G11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习近平多次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对全球治理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形势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跨文化传播与认同,必须以利益共识为接口,以人性相通为基点,以文化融合为机理,以载体创设为手段,以价值回馈为保障。这样,可以有效克服跨文化传播环境下因为语言、文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族群属性乃至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差异与鸿沟所构成的种种交流障碍与协作樊篱,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及人民的普遍意识自觉,从而切实推动各国真正同舟共济、携手合作,齐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5-09-29.
[2]人民日报(钟声).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广泛共识[N].人民日报,2017-02-14.
[3]李少军.论国家利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4-9.
[4][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8.
[5][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6.
[6]高奇琦.全球治理、人的流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1):30-45.
[7]李伟建.“一带一路”视角下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话语体系[J].西亚非洲,2016(5):76-89.
[8]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31.
[9]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11.
[10][美]拉里·A·萨默瓦等.跨文化传播(第四版)[M].闵惠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5.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严怡宁,郑圆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和平新闻学[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3,(04):43.
[2]夏 芳,戴运财.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话语权建设[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3,(04):60.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张霆,男,副教授,文学硕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