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张梦晗.重塑惯例:媒介化时间对新媒体社会的建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1):8-14.
点击复制

重塑惯例:媒介化时间对新媒体社会的建构()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6年01期
页码:
8-14
栏目:
新媒体:技术·文化·社会
出版日期:
2016-02-29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张梦晗
苏州大学 凤凰传媒学院,江苏 苏州,215123
Author(s):
-
关键词:
媒介化时间 新媒体 社会建构 惯例 媒介定时
分类号:
G206.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时间具有规定社会内部状态关系的作用,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时间以不同的样态表征和限定人们的现实生活。在新媒体社会,时间脱离了空间的限制,脱离了度量工具的单一身份,成为与媒介存在相关的重要概念。本研究聚焦媒介时间的第一个面向——媒介化时间,重点讨论媒介是如何定时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通过对媒介化时间在新媒体社会参与方式的考察,总结出媒介定时的四种方式:围绕某一节目展开的定时、围绕节目单展开的定时、围绕媒介使用行为展开的定时、围绕媒介事件展开的定时。这些定时恰恰反映了在不断被媒介强化的新媒体社会中,产业和受众都在利用电子媒介生产新的时空意义。同时,媒介化时间在与新媒体社会的互动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时间密度增加、时段间隙消弭、时间显示方式转变、不同级层的时间片段增加、多元化时间接替大一统时间。研究认为,媒介化时间作为加速社会组织存在的一种结构形式,正在逐步代替或补充线性的、不可逆的、被度量的时间形式。它依特定的时间而生,与现代媒介相伴,启发我们从时间的角度理解新媒体及其所在的现实社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M].方尔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165.
[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时间的种子[M].王逢振译.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5.
[3][日]藤竹晓.电视社会学[M].蔡林海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15.
[4]Drummond Phillip & Paterson Richard(eds.). Television and its Audienc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erspectives[M].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1988:15-31.
[5]汪天文.时间概念的哲学透视[J].江西社会科学,2003(6):22.
[6]高珮莙.电子红包走红中国春节[N].青年参考,2015-03-04(12).
[7][德]鲍里斯·格罗伊斯.揣测与媒介:媒介现象学[M].张芸,刘振英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63.
[8][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M].陶庆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33.
[9][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29-531.
[10][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M].董洪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3.
[11][奥地利]赫尔嘉·诺沃特尼.时间:现代与后现代经验[M].金梦兰,张网成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
[12][美]罗伯特·列文. 时间地图——不同时代与民族对时间的不同解释[M].范东生,许俊农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112.
[13][荷]简·梵·迪克.网络社会——新媒体的社会层面(第二版)[M].蔡静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70.
[14][法]乔治·古尔维奇.社会时间的频谱[M].朱红文,高宁,范璐璐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9.
[15]AnthonyGiddens.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Structuration[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4:60.
[16]唐苗.BBC媒介融合的多重意义[J].视听界,2013(4):4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刘 潇 孟 盈.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务教学在理论及实践上的创新[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3):138.
[2]杨祖增 张仁汉.媒体融合时代传统期刊“互联网+”路径探索[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3):52.
 Yang Zuzeng & Zhang Renhan.Exploring the Path of Traditional Journal “Internet +” in the Era of Media Convergence[J].FUTURE COMMUNICATION,2015,(01):52.
[3]曾一果.新媒体与青年亚文化的转向[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4):2.
 Zeng Yiguo.New Media and the Turn of Youth Subculture[J].FUTURE COMMUNICATION,2016,(01):2.
[4]应力浩.媒体时代异化的加剧与反异化的兴起[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6):42.
[5]廖梦夏.互构与重塑:公共传播的城市空间潜能与社会生产[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2):44.
[6]万丽慧,刘杰,文璇.青少年文化反哺:重新审视家庭场域内的交流与教育——青少年家庭内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的量化考察[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3):45.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张梦晗,女,讲师,传播学博士,哥本哈根大学访问学者。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