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投稿须知

本刊稿例格式规范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文件精神与《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参阅其它刊物,我们制定了本刊的稿例格式规范如下:

  一、篇名:应附有中英文篇名。篇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篇名。篇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二、作者署名: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各种补白短文,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字,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字,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示例:ZHANG Y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
  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示例:熊易群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2)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
  示例:熊易群,刘建君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2)

  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
  示例:熊易群1,贾改莲2,钟小锋1,刘建君1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2;2.陕西省教育学院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1)


  三、摘要:应附有中英文摘要。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表达文章中有创新意义的内容,体现结论,无须评论,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请勿使用“本文”以及提示文章结构和意图的引导性用语,直接介绍文章观点即可(读者从摘要中应获得全文的主要信息)。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中文摘要前以“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以“Abstract:”作为标识。

  四、关键词:应提供中英文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选词要规范,通常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每篇文章可选3至5个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以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五、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示例: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96BJL001)。

  六、作者简介:对文章主要作者的姓名、性别、职称、学位(如:硕士、博士;在读学生可标: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作出介绍,其前以“作者简介:”作为标识。一般排在篇首页地脚,置于基金项目之后。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主要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标识后相继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示例:作者简介:乌兰娜,女,副教授,博士。

  七、正文中序号的使用规范:“一、二、三……”作为论文内容结构的每一个大板块的序号,单列一行并居中,3号仿宋字体;“(一)(二)(三)……”作为每一大板块内的每个小板块的序号,左边空两格单列一行,5号黑体字;“1.2.3.……”作为每个小板块中更具体的分述内容,靠左空两格单列一行,5号楷体;“(1)(2)(3)……”或“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第三……”、“其一,其二,其三……”等等,都不单列一行,应整合在每个段落中。文中应做到不背题,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

  八、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注释文字排在当页地脚,每页单独编号,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对文章有关特定内容的注释也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

  九、参考文献:是指征引文献,不是指仅仅对于文章写作有帮助的文献。如果有引文或叙述别人的观点则必须放在文后作为参考文献;如果引文同时需要加以说明,则一起作为注释,引文出处在注释中说明,不必作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其编号需要注意:不是按照所引句子或段落的先后顺序编号,而是按照所引文献的先后顺序编号,不管同一种文献有多少句子被引用,这些句子都只编同一个号。即,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但页码不同,仍用同一序号标示,其中第一次标示的序号后面不用注出页码,该页码在参考文献中标出;正文中第二次或多次使用同一序号时,则在该序号后加圆括号标明引文具体页码,如……[1]……[1](96)、……[5]……[5](9-10)。参考文献著录的条目排于文末,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转引文献和未公开出版的文献不可作为参考文献,只能放在页下作注释。网上资料属于公开出版资料,可以放在文后参考文献中。
  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EB/OL——网上文献;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识,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data base;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需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MT—磁带,DK—磁盘,CD—光盘,OL—联机网络,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 J/0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注其载体类型。
  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各项目包括:(1)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报纸或期刊文章作者、报告撰写人、析出文章作者等);多个责任者之间以逗号“,”分隔;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2)文献题名。(3)文献类型标识。(4)如果是翻译出版的文献,则在此位置标出译者。(5)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6)文献起止页码(具体情况看以下分类格式示例)。
  参考文献著录的条目以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在文末。其格式为:
  1.专著、学位论文、研究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专著需标注,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不标注)。
  示例:[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22-23.
  [2]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
  [3]白永秀,刘敢,任保平.西安全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期):起止页码。
  示例:[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示例:[6]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33.

  4.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7]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2-5(10).

  5.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示例:[8]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6.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示例:[9]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cajcd.cn/pub/wml.txt/980810-2,html.
  [10]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7.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11]张永禄.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52-54.

  英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1.专著
  Grice, H. P. (2002).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出版年份加括号,专著只大写第一个字母,书名用斜体.)

  2.学位论文
  Cairns, R. B. (2012). Inf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 M.A. Thesi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学位论文用M.A. Thesis或 Ph.D. Dissertation,后加地点和学校,论文标题需斜体,第一个字母大写,格式同专著)

  3.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Rivers, S. (2010). Bringing it all together: Applying metaphor analysis to online discussions in a doctorate study. In Cameron, L. & Maslen, R. (eds.). Metaphor analysis: Research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London: Equinox, 230-247.
  (析出文章要注明页码范围,文集书名的格式同专著,注意In的使用)
  4.网络文献
  Joyce, A. S. Research letter: Canadian Group Psychotherapy Association. Retrieved October 26, 2015, from http://www. cgpa.cn/Research-Letter
  (网络文献,加入Retrieved后加日期,加网址)

  5.期刊文章
  Corts, D. & Meyers, K. (2002). Conceptual clusters in figurative language production.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32(4): 391-408.
  (括号前的数字表示“卷”,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期”,刊名需斜体)

  本刊编辑部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998号浙江传媒学院学报编辑部
  邮编:310018
  编辑部电话:0571-86832092;0571-86832735
  E-mail:zjcmxb@163.com
  网址:http://zjcmxyxb.paperopen.com/



《未来传播》编辑部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