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oa 虚拟主播的版权确权问题研究——基于对九家业界单位的深度访谈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6001 随着元宇宙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虚拟主播的应用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虚拟主播作为具有多种要素的综合体,其版权确权问题较为复杂。文章通过访谈来自9家虚拟主播企业和媒体单位的受访者,对虚拟主播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并结合现有的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对虚拟主播的版权保护范围、版权归属以及AI虚拟主播生成物的法律责任人三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文章呼吁,学界应深刻关注虚拟主播产业的进展,并主动投身于相关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探索研究之中,为这一新兴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建设建议,从而为其发展指明方向。 2024年12月20 00:00 2024年06期 2 11 1311978 吴 飞<sup>1</sup>,孙梦如<sup>2</sup>,谢菀林<sup>2</sup> 在AI的“术”与“道”之间:青年视听传播素养的现实逻辑与升维理路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6002 数智化时代对于视听感官的强烈观照促使青年群体不断彰显着“我看故我在”的视觉传播逻辑和“我感故我在”的多元具身属性。以往媒介素养研究难以适配青年群体视频化生存这一新的在世存有方式,而作为媒介素养有机组成的视听传播素养得以从中凸显。研究基于问卷调查和文本计算方法,发现生成式AI浪潮下青年群体的视听传播素养面临如下问题:观看层面的视听海洋VS视听冗余; 审美层面的AI机器之美VS智能复制时代的视听产品; 批判层面的人的主体性解放VS个体创造力截除。纵观生成式AI浪潮下青年视听传播素养的现实逻辑和已有研究发现,其呈现出重“术”(媒介技能)轻“道”(媒介价值观)的外部表征。因此,在技术洪流奔涌向前的大趋势下,青年人需要推动重“术”的视听传播素养走向重“道”的智能媒介价值观。在媒介技能提高、媒介意识优化和媒介行为跃升的过程中不断开拓自身视听传播素养的新境界。 2024年12月20 00:00 2024年06期 12 22 2176285 刘鸣筝,梅 凯 具身感知与洞穴故事:混合现实空间的符号系统及叙事法则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6003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文化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以“洞穴”为代表的混合现实技术迭代至今,已深入应用至各类文化展演场景,成为强化参与者感知、倚重机器生产内容的新型叙事媒体。引入并发展符号概念,在这种强调可“进入”的混合现实空间结构中,讨论其符号系统的启动与作用机制、叙事立方体的堆叠关系及内外部编码,并进一步结合WOz(Wizard of Oz)原型测试,确定跨模态交互的感官主导优势、叙事流走向以及心流视野下的游戏引擎,从而尝试总结出一套“混合现实符号学”的表达规律与叙事语法,加快前沿虚拟现实技术由实验室水平升级至文化生产水平。 2024年12月20 00:00 2024年06期 23 29 1274159 花 晖 “网红”城市的打造:社交媒体环境下主流宣传模式创新探索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6004 在短视频盛行的社交媒体时代,淄博、榕江、哈尔滨、天水等地成功打造了城市品牌。研究发现,“全党办报”在社交媒体时代为城市品牌宣传进行了赋能。地方不断建立健全城市宣传的领导机制,围绕城市宣传整合传播资源、推进公共服务建设、积极应对社会舆情风险,从而形成全面的宣传格局。与此同时,宣传工作者积极创新宣传策略,包括使用年轻化的传播语态,打造贴近群众、以情动人的媒介传播内容,以短视频为主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深耕城市文化、举办系列宣传活动等。这些城市的宣传实践是创新主流宣传模式的有益探索,既巩固了主流宣传阵地,又促进了社会善治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024年12月20 00:00 2024年06期 30 39 1512408 赵云泽,项甜甜 中华文明共生传播视域下“三大全球倡议”的实践、历史和理论逻辑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6005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积淀出对人类如何共同生活的深层思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共生传播观”。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共生传播视域下深入剖析“三大全球倡议”所蕴含的实践逻辑、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对于动员全球力量以重建国际文明新秩序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如此,全球发展倡议体现出中华文明的“人文情思”,全球安全倡议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生命关怀”,全球文明倡议则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天下情怀”,而贯通其间的正是以“心传天下•和合共生”为内涵的共生传播观。 2024年12月20 00:00 2024年06期 40 48 1311980 谢清果,杨婧晨 管理导向的“摇摆”与实践边界的“迷思”:广播电视新闻主播的角色调适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6006 随着新媒体对传统新闻业态与视听传播格局的冲击加剧,广播电视新闻主播群体面临职业认同重塑与职业角色调适的多重挑战。文章基于对15位在职广电新闻主播的深度访谈,探讨机构定位和实践边界的调整对新闻主播角色调适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传播语境重构了新闻主播的职业场景和原有的言说样态,重塑后的新闻主播形成了官方属性与个性表达相糅合的言说方式; 传统广电媒体固有的“喉舌”角色认知与资本积累,共同形塑了主播象征性资本转化的调适策略; 主流媒体不明晰的角色定位、组织“摇摆”的管理导向以及对相关实践边界的模糊规则,使主播面临着机构角色定位与自身实践边界的“双重迷思”。新闻主播的新媒体实践更多依靠个体层面的探索与试错,导致最终角色调适、转型效果不佳。 2024年12月20 00:00 2024年06期 49 57 1306436 张世轩<sup>1,3</sup>,张志安<sup>2</sup>,钟棣冰<sup>1</sup> 博物馆传播中跨界合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6007 文章围绕博物馆传播中的跨界合作模式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展开,探讨了博物馆如何通过跨界合作实现文化传播与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文章从博物馆传播的历史演变和当代特点入手,分析了博物馆与科技、时尚、旅游等行业的跨界合作现状,指出这种合作模式的多样性和互动性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与收入增长。博物馆在跨界合作中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商业化与文化使命的挑战。文章提出,博物馆应通过建立系统的合作机制和监控评估框架,确保合作的有效实施。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剖析了博物馆跨界合作的动因,重点分析了资源整合、文化传播覆盖率的提升、社会影响力扩展等方面的驱动因素。文章还探讨了国内外博物馆在跨界合作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合作模式的优劣。为实现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建议构建长效的项目评估和反馈机制,利用观众反馈优化合作策略,并通过不断创新合作形式推动文化传播的长期效益。展望未来,博物馆的跨界合作将依托数字化技术进一步深化,带动社会、文化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2024年12月20 00:00 2024年06期 58 66 1438278 陈蕴韵<sup>1</sup>,徐姗禾<sup>1</sup>,郭 浩<sup>2</sup> 明心见性,悟透成空:符号互动论视域下的《黑神话:悟空》传播逻辑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6008 随着《黑神话:悟空》等国产游戏迅速崛起,游戏行业的创作模式正经历着根本性变革,传统的游戏体验逐渐向“沉浸式互动”演进。玩家通过参与电子游戏,进行角色扮演和故事体验,重塑虚拟世界中的社交互动和文化意义的构建。电子游戏所带来的文化热,已成为传播领域的新焦点。本研究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出发,从作品的剧情、场景、音乐及角色等符号深入探讨《黑神话:悟空》的传播逻辑,分析游戏如何作为文化传播的新媒介,对促进玩家身份认同和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所产生的正向作用,为理解数字游戏在当代文化传播中树立文化自信的新角色提供参照,并对游戏文化空间的建设与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2024年12月20 00:00 2024年06期 67 79 1674051 姚 旭<sup>1</sup>,钟祥铭<sup>2</sup>,钟耀樟<sup>3</sup> 《黑神话:悟空》的“得”与“失”:基于混合研究法的电子游戏产品口碑营销行为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6009 电子游戏产业是数字经济产业中最具成长性的部分,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如何提升用户对电子游戏的游玩体验,进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是当下社会的重要议题。然而,随着《黑神话:悟空》的爆火,我们发现大量的口碑营销行为虽然能让产品一夜成名,却不能改进用户的使用行为,丰富用户的体验。因此,完全基于口碑营销产生的爆款,并不能延续产品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电子游戏的口碑营销行为是有“得”和“失”的,进而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法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具体剖析。其一,对《黑神话:悟空》进行单案例研究,发现用户情感推动了口碑传播,进而塑造出“情感狂欢”是《黑神话》口碑营销行为的发生逻辑; 其二,对Steam平台上102款开放世界游戏进行量化回归分析,同样发现口碑营销行为不能影响用户的游戏使用行为,这是口碑营销行为的边界和限制。 2024年12月20 00:00 2024年06期 80 89 1508922 方凌智<sup>1,2</sup>,杨 恒<sup>3</sup>,黄博文<sup>4</sup> AIGC技术赋能中国优质动漫IP构建路径:以文化话语权复兴为背景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6010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话语权争夺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一环。动漫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为文化话语权复兴提供输出载体。AIGC的出现为动漫IP构建带来新语境,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发展环境,以文化话语权复兴为目的的中国优质动漫IP构建更需要新兴技术加持。通过AIGC技术助力中国动漫IP丰富、拓展、完善内核,并确保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主导地位,是文化话语权复兴背景下优质动漫IP构建的根本要求。虽然AIGC技术为行业带来了产能升级、降本增效、全民共创、传播优化等新态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作品形式大于内容、就业压力加剧、激化人机矛盾、版权保护等问题。因此,AIGC技术应用于IP构建的过程中,首先应确保“人”的主导地位; 其次兼顾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打造民族精神内核深度;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复合新型人才素养; 并建立精准数据库,继承、发展民族元素; 此外,还需完善版权保护相关条例,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2024年12月20 00:00 2024年06期 90 97 1305220 吴晓昊,吕 江 正负平衡·社会关怀·产业驱动——我国游戏行业政策导向研究(2000-2024)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6011 我国游戏政策的嬗变具有三重导向。政策职能角度,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游戏行业的发展态势,游戏行业政策的职能侧重点呈现出“管—放—服”的三重转变。社会观照层面,出于社会关怀实施的未成年人防沉迷保护原则始终是游戏行业政策的“规定动作”。效益层面,在“游戏作为产业”的共识驱动下,游戏产值高企的同时产业文化积累不足的问题也日益暴露,“产值高企、文化失衡”的结构性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加以调整。 2024年12月20 00:00 2024年06期 98 106 1693701 刘姝媛<sup>1</sup>,聂 伟<sup>2</sup> “速度”作为方法:影像本体的重访、快慢辩释与差异再造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6012 在物理学层面,速度是描述运动的矢量; 在社会学层面,速度是伴随人类发展被时刻体验和觉察的经验对象。如今在技术媒介、文化研究等多重视域的聚焦下,影像的速度研究逐渐显影,但对速度的评估和分析却往往陷于快慢二元的结构框架,不仅遮蔽了对其他速度的研究,同时忽略了速度对影像本体的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速度进行一次系统梳理与辩证思考。以速度作为方法,旨在将速度从时间、节奏、叙事等背景板中抽离,直面速度本身。具体将在回溯影像速度发展史与重思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差异速度的研究动向,以期探索影像速度的更多可能。 2024年12月20 00:00 2024年06期 107 113 1588150 刘海波,王婉贞 数字媒体生态下电影跨媒介实践的“附改编”现象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6013 媒体融合大潮之下,电影在与新媒体的交互过程中成了被改编之物,电影改编产品也成了数字时代影像消费的重要内容。电影跨媒介消费的滥觞和参与式文化的勃兴推动了电影改编实践和理论的变革,融合文化场域内的电影改编偏向于科斯塔斯•康斯坦丁尼德斯提出的“附改编”范畴。综观融合文化场域中的电影“附改编”现象,媒介殊异性解构了传统改编模式中源文本与改编文本的从属关系,以忠诚性为基础的改编伦理被搁置。媒介殊异性和文本互文性共塑的“附改编”机制催生了“文本—附文本”交杂的改编文本形态,“作者—用户”共栖的主体性体认,以及“电影—新媒体”共生的融合媒介身份。 2024年12月20 00:00 2024年06期 114 121 1308788 邓慧敏 当代青年短视频中“成人孩童化”的现象表征及其感觉结构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6014 当前在短视频中兴起了“成人孩童化”的热潮,这种现象反映了当代青年在社会结构性张力中的自我嘲解和象征性逃避,短视频则为其提供了技术可供性。作为一种短视频空间中的“自我呈现”,当代青年通过外在形象的特效化、语言表达的卖萌化和消费选择的童趣化,塑造了孩童化的外在形象并开展交流实践,形成系统的表达策略。对“童年消逝”的心理补偿、本我的表达欲望和趣味的探索则构成当代青年在短视频开展“孩童化”扮演的感觉结构。当代青年的“成人孩童化”一方面能在适度的范围内促进创造力和社会文明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应警惕其在消费主义的异化下成为臣服于资本和流量的“符号空壳”。 2024年12月20 00:00 2024年06期 122 130 1305479 彭宇灏<sup>1</sup>,王若璇<sup>2</sup> 英文目录与重点文章英文摘要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6015 2024年12月20 00:00 2024年06期 131 135 669157 2024年1-6期(总157-162期)总目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6016 2024年12月20 00:00 2024年06期 136 138 98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