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要欣委,李明伟.理解泛媒介:基于三个层度媒介观的比较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2,(06):57-65.
点击复制

理解泛媒介:基于三个层度媒介观的比较研究()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2年06期
页码:
57-65
栏目:
媒介重塑
出版日期:
2022-12-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2)06-0057-09
作者:
要欣委李明伟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广东深圳518000)
Author(s):
-
关键词:
泛媒介观 经验学派 麦克卢汉 彼得斯 传播学研究
分类号:
G206.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媒介”作为传播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常给人晦暗不明之感。传播学理论对媒介的理解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度: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基于“信息”视角认识媒介,把媒介窄化为“大众传播工具”,这与他们更关注信息内容,而忽视媒介本身作用的研究传统不无关系; 麦克卢汉基于“人”的视角,将媒介视为人的延伸物,探讨这种延伸对人与社会之网的型塑与改造,这反映了麦克卢汉以人为中心的媒介本体论的认知逻辑; 彼得斯更进一步,将“自然”这一维度纳入媒介范畴,把媒介视为“自然”与“人工”的结合,这背后蕴含了彼得斯以生命存有为视角,基于媒介自身逻辑的媒介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媒介范畴的不断扩大是媒介地位被不断拔高的过程。尤其是,以麦克卢汉和彼得斯为代表的泛媒介观为传播学的理论化和传播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开阔而富有前景的思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147.
[2]徐桂权,雷丽竹.理解“泛媒介”时代:媒介环境学、媒介学与媒介化研究的三重视角[J].现代传播,2019(4):55-60.
[3] [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490.
[4] [美]威尔伯·施拉姆.美国传播研究的开端:亲身回忆[M].王金礼,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3-4.
[5]胡翼青.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5.
[6]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14.
[7] [美]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35-36.
[8]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1:91-92.
[9]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452,455.
[10][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92.
[11][法]雷吉斯·德布雷.普通媒介学教程[M].陈卫星,王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4,7-8.
[12][英]尼克·库尔德利.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介实践[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
[13][美]约翰·杜海姆·彼得斯.奇云:媒介即存有[M].邓建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13.
[14][美]查尔斯·霍顿·库利.社会组织(英文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48.
[15]Hall, S.(1986). 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 or return of the oppressed.In Gurevitch, M. & Bennett, T.(eds.).Culture,society and the media.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52-86.
[16]胡翼青,王焕超.媒介理论范式的兴起: 基于不同学派的比较分析[J].现代传播,2020(4):24-30.
[17] Arthur,K.(1984).Processed world: Technology and culture in the thought of Marshall McLuhan.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14(4):433-459.
[18] Mark,B.N.(2006).Media theory.Theory, Culture & Society,23(2-3):297-306.
[19]李明伟.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6.
[20]常江,何仁亿.约翰·杜伦·彼得斯:传播研究应当超越经验——传播学的技术史视角与人文思想传统[J].新闻界,2018(6):4-9+24.
[21]孙海通,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39.
[22]黄旦.云卷云舒:乘槎浮海居天下——读《奇云》[J].新闻大学,2020(11):111-123.
[23][加]菲利普·N.霍华德.卡斯特论媒介[M].殷晓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序言:13.
[24]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M].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20:356.
[25]黄旦.新报刊(媒介)史书写:范式的变更[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12):5-19+126.
[26]詹佳如.悖逆的“幽灵”:清朝孙嘉淦伪稿案的媒介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27]金庚星.媒介的初现:上海火警中的旗灯、钟楼和电话[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12):62-80+127.
[28]钱佳湧,陈李龙.轮船与早期上海新闻业——基于《上海新报》和《申报》的考察[J].新闻记者,2021(10):85-96.
[29]孙玮.作为媒介的城市:传播意义再阐释[J].新闻大学,2012(2):41-47.
[30]胡翼青,张婧妍.作为媒介的城市:城市传播研究的第三种范式——基于物质性的视角[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144-157+172.
[31]芮必峰,孙爽.理解媒介:从对象到现象[J].新闻大学,2021(12):24-37+12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要欣委,男,博士研究生; 李明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