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沈珉,麻振斌.城市传播视阈下“唐诗之路”视觉符号建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02):9-15.
 Shen Min & Ma Zhenbin.Visual Symbol Construction of“Road to Tang Poetr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Communication[J].FUTURE COMMUNICATION,2019,(02):9-15.
点击复制

城市传播视阈下“唐诗之路”视觉符号建构()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9年02期
页码:
9-15
栏目:
网络文化
出版日期:
2019-04-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Visual Symbol Construction of“Road to Tang Poetr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Communication
文章编号:
1008-6552(2019)02-0009-07
作者:
沈珉麻振斌
浙江工商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Author(s):
Shen Min & Ma Zhenbin
关键词:
“唐诗之路” 城市传播 视觉符号 区域文化传播
分类号:
G206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唐诗之路”是颇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项目,其立体的建构具有巨大文化张力。文章试图在城市传播的框架下,对“唐诗之路”的视觉符号建构进行探讨,提出建构路径一是对“唐诗之路”的区域文化加以定义,挖掘符号的意义; 二是找好各个城市的关键图像/视像,建立符号的层次化布列,进行符号的座标镶嵌与排列; 三是展开具体的符号解读; 最后是运用其他的符号,进行综合建构。利用视觉传播来推动“唐诗之路”的建设,既是图像转向时代的要求,也是区域文化向外传播的需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竺岳兵.唐诗之路唐代诗人行迹考[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序,2004.
[2]杨保军.简论“后新闻传播时代”的开启[A].张毓强.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63.
[3][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倪文彦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19.
[4][美]周敏.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M].郭南审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4.
[5]史徒华.文化变迁的理论[M].张恭启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5.
[6]林正秋.浙江经济文化史研究[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23-78.
[7]欧阳修等.新唐书(第18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5605.
[8][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M].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255.
[9]刘娜,张露曦.空间转向视角下的城市传播研究[J].现代传播,2017(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裴永刚,韦 玮.作为媒介的国际论坛:一种仪式传播视阈下的城市发展路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3,(02):54.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杭州市精品文化工程项目“时空重设——多媒体时代的民艺传播”,2018年省社科联课题“浙江传统经贸读本”(19yb48)的阶段性成果。本文获2018年浙江传播学会年度论文优秀奖。作者简介:沈珉,女,教授,博士。麻振斌,男,本科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