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郭文成.论海德格尔艺术现象学中的“还乡”主题[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3):101-106.
点击复制

论海德格尔艺术现象学中的“还乡”主题()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8年03期
页码:
101-106
栏目:
影视美学
出版日期:
2018-06-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1008-6552(2018)03-0101-06
作者:
郭文成
浙江传媒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Author(s):
-
关键词:
艺术现象学 还乡 海德格尔 语言 生成
分类号:
J0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在海德格尔看来,还乡显现为道路,而思想就是这道路的路标,它通过语言带我们走上这一道路。因此,家园是语言性的,此语言召唤了一个“天地人神”四元的世界。但源于技术时代语言的沉默,家园被遗忘,这表现为无家可归。如何应对无家可归?海德格尔泰然让之的生成思想是意味深长的尝试。这一尝试为当代诗学提供了一个可贵的阐释范本,同时也为当代文艺批评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指南。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彭富春.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54.
[2] Martin Heidegger.(1982).On the way to language.Translated by Peter D.Hertz.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
[3] Martin Heidegger.(1999).Poetry,language,thought(PLT).Translated by Albert.Hofstadter.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ishing House.
[4] Martin Heidegger.(1979).Gelassenheit(G).Pfullingen: Neske.
[5] Martin Heidegger.(1990).Vorträge und Aufsätze(VuA).GA 7.Günther Neske.Pfullingen.
[6]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96.
[7]博德尔.理性的区分[A].邓晓芒译,德国哲学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55.
[8]刘敬鲁.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15-222.
[9]王庆节.也谈海德格尔“Ereignis”的中文翻译和理解[J].世界哲学,2003(4).
[10]彭富春.哲学与美学问题——一种无原则的批判[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53.
[11] Marc Froment-Meurice.(1998).That is to say: Heidegger's poetics.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判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阶段性成果、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道德虚无主义研究”(16BZX110)阶段性成果、2014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德格尔诗学与图像谱系研究”(14YBA22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郭文成,男,副教授,哲学博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