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茅盾.《小说一集》导言[A].鲁迅等.1917-1927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54.
[2] 蔡仪.现实主义艺术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52.
[3] 刘藩.《我不是药神》:社会英雄类型片的中国经验[J].电影艺术,2018(5):63-66.
[4][美]锡德尼·芬克斯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M].赵澧,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53.
[5][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
[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0.
[7]刘珞琦.《消失的她》导演崔睿:想拍引领观众的好电影[N].中国电影报,2023-6-28(6).
[8]薛宁,李琳.观众的构成与审美偏好——基于“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的分析[J].当代电影,2022(3):4-16.
[9][德]姚斯,[美]霍拉勃.接受美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5.
[10]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2.
[11][德]克拉考尔.电影,人民深层倾向的反映[A].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312.
[12]郑雪来.对现代电影美学思潮的几点看法[J].文艺研究,1981(4):53-63.
[13]沈义贞.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5.
[1]李玥阳.当下电影文化批评述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01):48.
[2]崔 颖,倪崑皓.从“黄金时代”到“世纪危机”:20世纪下半叶泰国电影的发展历程[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1):52.
[3]葛 娟.《白鹿原》现代性叙事的历史面向与审美面向[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1):108.
[4]李玥阳.想象力消费:电影工业美学的延伸[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2,(02):80.
[5]李 立.从共通性到变异性:跨门类比较视野下真实观念探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3,(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