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董 媛,汤书昆.沉迷与唤醒:智媒时代青年学生的媒介化生存[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4,(01):67-75.
点击复制

沉迷与唤醒:智媒时代青年学生的媒介化生存()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4年01期
页码:
67-75
栏目:
媒介社会
出版日期:
2024-02-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4)01-0067-09
作者:
董 媛汤书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 230026)
Author(s):
-
关键词:
智媒时代 青年学生 日常生活 深度媒介化 媒介物质性
分类号:
G206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人类社会带入智媒时代,并形塑着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调研发现,当下高校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时间被“蒸发”、空间被“侵占”、身心被“捆绑”及社交被“展演”等问题,呈现出深度媒介化的生存样态。究其原因,数字“原住民”的网络惯习、“421”家庭子女的相对脆弱及媒介物质性主导的技术“驯化”等是主要方面。通过“向死而生”的生命教育、丰富多彩的线下实践活动和与时俱进的媒介素养教育等途径,能够有效实现激发生命韧性,丰盈生命体验,挣脱网络之茧,破除网络迷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因过度使用智能媒介而衍生出的日常生活负能量超常态涌现困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文冰,赵舒悠.视觉转向、时空重构与具身实践:短视频时代的媒介化生存[J].未来传播,2023(1):2-9.
[2][美]约翰·杜海姆.彼得斯.奇云:媒介即存有[M].邓建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5.
[3]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7-38.
[4]尹树广.后结构·生活世界·国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243.
[5]彭兰.视频化生存:移动时代日常生活的媒介化[J].中国编辑,2020(4):34-40+53.
[6]覃川,戚天雷.媒介化生存与大学生成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28.
[7]吴飞,洪长晖.现象学视角下媒介与时间关系的批判性重述[J].新闻大学,2022(4):1-13+119.
[8][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31.
[9]李双志.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323.
[10][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31.
[11]吴朝进,张金荣.“危险的休闲”——网络时代青年“摸鱼”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22(5):93-100.
[12][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M].刘怀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89.
[13]彭兰.媒介化时空重塑的日常生活[J].新闻与写作,2022(6):1.
[1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8.
[15][法]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M].叶齐茂,倪晓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33.
[16]乐曲.大学生“宅人”生活特点与心理特点调查研究——兼与非“宅人”比较[D].华南理工大学,2010.
[17][德]卡尔·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59.
[18][丹麦]施蒂格·夏瓦.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32.
[19]胡翼青,陈洁雯.媒介化视角下的少儿游戏:基于媒介物质性的考察[J].南京社会科学,2021(11):113-122.
[20][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4.
[21]彭兰·连接与反连接: 互联网法则的摇摆[J].国际新闻界,2019(2): 20-37.
[22][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7.
[23][美]乔治·瑞泽尔.古典社会学理论[M].王建国,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4:267-270.
[24]刘海龙.媒介物质性之后[J].新闻与写作,2022(8):1.
[25][加拿大]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1:211-319.
[26][德]弗里德里希·基特勒.留声机 电影 打字机[M].邢春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1.
[27][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9-14.
[28][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347.
[29][美]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M].亦言,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3:282.
[30]Cal,N.(2020).Digital minimalism:Choosing a focused life in a noisy world.London:Penguin Random House UK.
[31]高萍.当代媒介素养十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9.
[32]刘世清.智能教育的风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87.
[33]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9-41.
[34][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3.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孙 江,李 圆,张梦可.认识论视域下智媒时代新闻生产与分发的逻辑关系[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1):2.
 Sun Jiang,Li Yuan & Zhang Mengke.An epistemological analysis of news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era of the intellectual media[J].FUTURE COMMUNICATION,2020,(01):2.
[2]潘红霞.智媒时代智能信息推荐算法的缺陷及正向重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5):36.
[3]潘红霞,赵立英.智媒时代青年学生意见表达及舆论引导[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06):103.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董媛,女,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汤书昆,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