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张连义.共和国家理想与《新青年》的启蒙[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5):98-103.
 Zhang Lianyi.The Ideal of Republic and the Enlightenment of New Youth[J].FUTURE COMMUNICATION,2020,(05):98-103.
点击复制

共和国家理想与《新青年》的启蒙()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0年05期
页码:
98-103
栏目:
出版研究
出版日期:
2020-10-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The Ideal of Republic and the Enlightenment of New Youth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0)05-0098-06
作者:
张连义
浙江传媒学院 文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Author(s):
Zhang Lianyi
关键词:
《新青年》 共和国家理想 启蒙 文学革命
分类号:
D03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共和国家理想是《新青年》启蒙思想的基础。国家与国民的密切关系使《新青年》同人意识到要建立理想的共和国家,必须根除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民素质一方面要求国民身体强健,另一方面则需要重塑国民精神,而国民精神的重塑又是核心。早婚是影响国民身体的最大障碍,家族制度和儒家思想则是其根源,因此,否定儒家思想也就成为必然。在否定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全面学习西方国家,以民主和科学思想替代专制和封建思想就成为重塑国民精神的途径,也是启蒙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J].新青年,1919,6(2).
[2]高一涵.非“君师主义”[J].新青年,1918,5(6).
[3]高一涵.近世三大政治思想之变迁[J].新青年,1917,4(1).
[4]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J].新青年,1915,1(2).
[5]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657.
[6]陶履恭.我们政治的生命[J].新青年,1918,5(6).
[7]王庸工.通信[J].新青年,1915,1(1).
[8]通信[J].新青年,1916,2(4).
[9]通信[J].新青年,1917,3(5).
[10]通信[J].新青年,1917,3(1).
[11]唐俟.随感录[J].新青年,1918,5(5).
[12]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工具论[J].新青年,1917,2(6).
[13]王禽雪,陈独秀.摆脱奴隶性[J].新青年,1919,6(1).
[14]通信[J].新青年,1918,5(1).
[15]刘运峰.1917—1927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34.
[16]陈独秀.敬告青年[J].新青年,1915,1(1).
[17]邓萃英.文学革新与青年救济[J].新青年,1918,5(1).
[18]二十八画生.体育之研究[J].新青年,1917,3(2).
[19]程师葛.通信[J].新青年,1916,2(1).
[20]陈独秀.通信[J].新青年,1916,2(3).
[21]通信[J].新青年,1917,2(5).
[22]鲁迅.呐喊自序[A].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271.
[23]通信[J].新青年,1918,5(4).
[24]马君武.赫克尔一元哲学[J].新青年,1916,2(3).
[25]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J].新青年,1919,6(1).
[26]通信[J].新青年,1916,2(1).
[27]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2.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王彬竹.从文化史角度对《新青年》杂志文学翻译的一点思考[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2):24.
 Wang Binzhu.Some Reflections on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s of New Youth Magaz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History[J].FUTURE COMMUNICATION,2016,(05):24.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张连义,男,副教授,博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