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程波,袁道武.“大象无形”:对《大象席地而坐》的存在主义观照[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06):61-65.
点击复制

“大象无形”:对《大象席地而坐》的存在主义观照()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9年06期
页码:
61-65
栏目:
影视艺术
出版日期:
2019-12-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1008-6552(2019)06-0061-05
作者:
程波袁道武
上海大学 上海电影学院,上海,200072
Author(s):
-
关键词:
叙事结构 核心意象 底层 存在
分类号:
J905.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大象席地而坐》是一部带有强烈的存在主义伤痕色彩的电影。影片充斥着后工业语境下人生的幻灭感和失望感。通过一个核心意象——满洲里大象的复调呈现,改写了原著的单线结构,将物质层面的能指关联着非物质层面的所指。不同于以往作品对底层生存焦虑的关注,影片有意识地聚焦于底层的虚无主义心境。影片的存在主义调性所生成的哲学思辨,使得其与当下社会语境又具有了互文意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董扣艳.“丧文化”现象与青年社会心态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7(11):23.
[2]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251.
[3][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姜丽,张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77.
[4]程波,刘贺萌.从认同危机到伦理困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农民工形象”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3):62.
[5]胡迁.大裂[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27.
[6][英]阿尔弗雷德·艾耶尔.二十世纪哲学[M].李步楼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59.
[7][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超译海德格尔[M].丹明子译.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48.
[8]李少白.中国电影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09.
[9]程波.先锋及其语境: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10][美]梯利,伍德.西方哲学史[M].刘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67.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沈健.电视相亲节目现状的成因及未来走向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05):128.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中青班项目“中国故事原型要素与中国当代电影的类型化策略”(2018FZ004)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程波,男,教授,文学博士。袁道武,男,博士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