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波.政府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45.
[2]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5.
[3][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37.
[4]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7.
[5]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45.
[6]林喆.知情权: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N].学习时报,2004-09-13.
[7]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5.
[8][英]约翰·基恩.媒体与民主[M].刘士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
[9]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79.
[10]郑保卫.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02.
[11]刘学松.网络政治参与对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9904608.html,2009-08-21.
[12][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547.
[13]Deutsch·K·W.The nerves of government:model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M].New York:Free Press,1963:77.
[14]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3-14.
[15][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79.
[1]张丽萍.大众传媒在城乡衔接中的角色:以浙江为例[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01):47.
[2]谢清果,张汉丽.博弈论视域下的弱势群体与大众传媒关系[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3):1.
[3]尤游 冯艳.城市传媒在社会转型中的社会角色分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6):12.
[4]袁蕾.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