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仁增卓玛.公共传播视域下的民族政策传播策略[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2):52-57.
点击复制

公共传播视域下的民族政策传播策略()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7年02期
页码:
52-57
栏目:
公共传播
出版日期:
2017-04-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1008-6552(2017)02-0052-06
作者:
仁增卓玛
北京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100187
Author(s):
-
关键词:
民族政策 公共传播 传播策略
分类号:
G206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民族政策作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最重要的制度性措施,在执行过程中能否得到包括实施对象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理解是政策能否顺利执行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人们对政策的认识与理解。文章针对已有民族政策传播实践中的不足及媒介生态深刻变化的现实,认为民族政策传播应该转向公共传播视域下的实践。这样的实践,应当以“深度多样化”为其价值取向,以“承认”为目标,从爱出发,把传播话语指向个体的人,将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成员纳入到传播对象中,转移传播阵地,摒弃主要依靠传统媒体的做法,更多运用新媒体,把以政府为主的民族政策传播实践转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范式,提升传播效度,为民族政策的执行创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方建移.我国民族政策的传播学思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4):11.
[2]吴飞.公共传播研究的社会价值与学术意义探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2(5):107.
[3]胡百精,杨奕.公共传播研究的基本问题与传播学范式创新[J].国际新闻界,2016(3):63-64.
[4]李希光,杜涛.超越宣传:变革中国的公共政策传播模式变化——以教育政策传播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4).
[5][加]威尔·金利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M].马莉,张昌耀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269.
[6]詹小美,王仕民.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J].中国社会科学,2013(9):27.
[7][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1-23.
[8]王华.霍耐特“承认理论”: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5):120.
[9]汪辉.两洋之间的文明[J].经济导刊,2015(9):15.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方建移.我国民族政策的传播学思考[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4):10.
[2]李良荣.中国新闻学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及重构路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6):2.
[3]孙文文.公共传播视域下的周边传播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2):48.
[4]宋嘉伟.城市传播、公共影像与记忆的空间——以“民间记忆计划”放映实践为例(2011—2015)[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1):90.
 Song Jiawei.Urban Communication, Public Image and the Space of Memory: A Case Study on the Screening of“The Folk Memory Project”(2011-2015)[J].FUTURE COMMUNICATION,2018,(02):90.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仁增卓玛,女,博士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7-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