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卡,[澳]法兰宾.香港电影跨文化观(增订版)[M].刘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83.
[2]吴昊.邵氏光影:第三类型电影[M].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05:前言.
[3][美]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M].何慧玲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86,306.
[4]石琪,舒明,陆离,罗卡.《播音王子》与粤语片的新可能性座谈会[N].中国学生周报,1966-02-25.
[5][美]大卫·德泽.日本新浪潮电影——感官物语[M].张晖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82.
[6]冯礼慈.香港电影暴力的问题研讨会[J].电影双周刊,1981(51):50.
[7]舒琪,梁普智.有待重估[A].李焯桃.香港电影的中国脉络[C].第14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香港市政局,1997:110.
[8]刘成汉.《行规》最出色的警察问题片[J].电影双周刊,1979(24):14.
[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6.
[10]石琪.香港电影新浪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00,14.
[11]李焯桃.文章本来辛苦事——严浩谈《似水流年》[J].电影双周刊,1984(144):26.
[12]周振生.与谭家明对话录[J].电影双周刊,1980(40):26.
[13]Noel Burch.电影理论与实践[M].李天铎,刘现成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99.
[14]卓伯棠.香港新浪潮电影[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77.
[15]王灿德.谭家明试图建立新的电影语言[J].电影双周刊,1980(41):30.
[16]舒琪.许鞍华研究(一)[J].电影双周刊,1982(95):31.
[17]赵卫防.香港电影史(1897—2006)[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298.
[18]李焯桃.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笔记(上册)[M].香港:创建出版公司,1990:142.
[19]张凤麟.从《苗金凤》《爱杀》的影像分析看谭家明对电影语言的创新及其得失[A].罗卡.香港电影新浪潮——二十年后的回顾[C].香港临时市政局,1999:89.
[1]蔺春华.讲什么与怎么讲——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5):111.
[2]杨晓鸿.中国电影的大时代还有多远——基于票房陷阱与现代性迷思的断想[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