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郜书锴,陈曦.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发现与实践挑战[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1):23-33.
点击复制

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发现与实践挑战()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5年01期
页码:
23-33
栏目:
媒介与社会
出版日期:
2015-01-31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郜书锴陈曦
河南理工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焦作,454100
Author(s):
-
关键词:
新闻专业主义 新新闻主义 公民新闻 自媒体
分类号:
G206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新闻专业主义作为新闻学的一个基本理论,从其诞生、发展到完善,始终都在消解与重构的过程中不断前行。理论上的批判、实践中的挑战、学界的坚守共同构成了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新新闻主义和公民新闻是对其影响最大的两次新闻运动。国际传播中的民族主义、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也十分明显,消费主义与新闻专业之间消解与融合的过程也从未停止过。对于国内来说,如何找到一条合适的“本土化”路径一直是当前建设新闻专业主义的重中之重。新媒体时代,各种自媒体终端得到广泛普及的趋势无疑是对新闻专业主义影响最大的因素。毫无疑问,新闻专业主义也将在危机与动荡中面临巨变。与之前所经历的数次变化不同,如今新闻专业主义所面临的巨变将会是颠覆性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盖伊·塔奇曼.做新闻[M]. 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56.
[2]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像: 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2002(4).
[3]侯迎忠.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初探[J].当代传播,2003(4).
[4]葛丰,吴洪霞.新闻专业主义与传媒消费主义之张力分析——从市场化媒体的“娱讯”现象谈起[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5]Halin D C. Commercialism and Professionalism in American News Media[A].in James Curran & Micheal Gurevitch(Eds.),Mass Media and Society[M].London New York:Armember of the Hodder Headline Groups,1999: 219.
[6]黄旦.传者图像: 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9-20.
[7]吴越,胡翼青.李普曼新闻专业主义观溯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5-16(A08).
[8]陈力丹.回到最早的新闻学博士论文——读1690年托俾厄斯·波伊瑟《关于新闻报道》 [J].现代传播,2012(10).
[9]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消解——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2).
[10]David Carr.Expositions and Appraisals[A].in Frederick Elliston & Peter McCormick(Eds.),Londo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77:26.
[11]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1999(5).
[12]单波.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J].现代传播,1999(1).
[13]陆晔.美国新闻业“客观性法则”的历史演进[J].新闻大学,1994(1).
[14]吴飞.迷思与坚守——反思新闻客观性[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9).
[15]罗以澄,胡亚平.挑战现实理性 构建浪漫真实——解读新新闻主义的价值观及其叙事结构[J].现代传播,2004(2).
[16]芮必峰.论新新闻学[J].潍坊学院学报,2002(2).
[17]廖声武.新新闻主义的潮起潮落[J].传媒观察,2003(2).
[18]程道才.西方新新闻主义理论的兴起与实践意义[J].当代传播,2004(2).
[19]吴继善.心态新闻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66.
[20]徐孜望.新新闻主义研究:理论沿革、历史贡献及发展趋势[J].前沿,2008(12).
[21]陆晔.美国新闻业“客观性法则” 的历史演进[J].新闻大学,1994(1).
[22]约翰·霍洛韦尔.非理性小说的写作[M]. 仲大军,周友臯译.沈阳: 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32.
[23]罗以澄,胡亚平.挑战现实理性 构建浪漫真实——解读新新闻主义的价值观及其叙事结构[J].现代传播,2004(2).
[24]邵培仁.市民新闻学的兴起、特点及其应对[J].新闻界,2004(4).
[25]范东升.公民新闻的兴起和启示[J].国际新闻界,2006(1).
[26]蔡雯,郭翠玲.公民新闻的兴起与传统媒体的应对——对西方新闻传播变革的观察与分析[J]. 新闻战线,2009(9).
[27]Bowman S, Willis C.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ed.by.J.D.Lasica, The Media Center at 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 2003:7.
[28]李渊.直面博客冲击波[N].人民日报,2006-03-29(7).
[29]张羽,赵俊峰.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30]刘丹凌.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与重构[J].中州学刊,2012(1).
[31]李春雨.自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J].绥化学院学报,2013(2).
[32]王晴川.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33]吴飞.新媒体革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命?——公民新闻运动与专业新闻人的责任[J].新闻记者,2013(3).
[34]胡翼青.自媒体力量的想象: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J].新闻记者,2013(3).
[35]陈一.美国战争报道中缺失的新闻专业主义——从阿内特被解雇说起[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3).
[36]李彦冰.试析国际传播语境下西方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以西藏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08(12).
[37]邵挺.从西方媒体对华歪曲报道看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J].新闻知识,2008(7).
[38]王希.民主的非民主化[J].读书,1999(10).
[39]方苏,张薇.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40]邹晓晓,何川.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J].中国传媒科技,2012(12).
[41]李平根.新闻专业主义对媒介消费主义的让位——表现与原由[J].东南传播, 2007(5).
[42]李淼.博弈共存: 新闻专业主义与消费主义溯源及关系思考[J].科技文汇,2008(3).
[43]孙华.新闻消费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博弈[J].新闻传播,2008(9).
[44]郜书锴.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主张——兼评吴飞教授的新作《新闻专业主义研究》[J].新闻记者,2010(8).
[45]史安斌.当代中国媒体生态的变迁与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3.
[46]李渊航.从冲突性报道看《南方周末》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或背离[J].新闻知识, 2010(5).
[47]刘新利.新闻专业主义建构——解析《南方周末》的“5.12”大地震报道[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48]向 熹.《南方周末》: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与创新[J].传媒,2010(7).
[49]林北方.胡舒立和新闻专业主义[J].南方人物周刊,2008(19).
[50]陈阳.新闻专业主义在当下中国的两种表现形态之比较——以《南方周末》和《财经》为个案[J].国际新闻界,2008(8).
[51]李宜篷.媒体产业运营方略[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7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展宁.对《新京报》新闻专业主义的民族志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01):11.
[2]郜书锴.论新闻专业主义在后传媒时代的承续与生机——基于国外知名调查性报道网站的观察与分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02):48.
[3]王丹青 陆逸加.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以12.31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报道为例[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3):16.
 Wang Danqing & Lu Yijia.Digestion of Journalism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the Bund Stampede Accident Reports in Shanghai 12.31 as an Example[J].FUTURE COMMUNICATION,2015,(01):16.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郜书锴,男,教授,博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