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邬冬梅.民国经济危机与30年代经济题材小说[J].文学评论,2012(3):104.
[2]茅盾.子夜写作的前前后后——回忆录(十三)[J].新文学史料,1981(4):1.
[3]茅盾.《春蚕》、《林家铺子》及农村题材的作品——回忆录之十四[J].新文学史料,1982(1):1.
[4]朱安平.《林家铺子》屹立在峰顶[J].大众电影,2006(7):38.
[5]舒晓明.水华访谈录(续)[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4):90。
[6]马德波.典型的魅力:影片《林家铺子》回顾[J].电影艺术,1992(3):39.
[7]宫林,池宁.中国电影美术语言的探索者[J].电影艺术,2008(1):91.
[8]陈晓伟.“十七年”电影: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向电影的有意识移植[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3):24.
[9]王雅平.时代、文化与创作审美的差异性折光——《咸亨酒店》与《林家铺子》的比较[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5):66.
[10]刘翘、倪玉.阶级合作论的艺术标本——谈电影《林家铺子》的劳资关系问题[J].吉林师大学报,196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