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陈雪军.慎言不苟——论儒释道的语言传播理论之儒家篇[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5):26.
点击复制

慎言不苟——论儒释道的语言传播理论之儒家篇()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4年05期
页码:
26
栏目:
媒介理论研究
出版日期:
2014-10-31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陈雪军;
Author(s):
-
关键词:
慎言不苟儒家语言传播理论
分类号:
G206.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慎言”观是孔子最核心的语言传播理论,其“慎言不苟”的语言传播理论,是建立在其“名正言顺”的语言哲学基础上的。讷言敏行和谨言慎行是儒家语言传播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孔子一生历尽沧桑之后的经验之谈,更是孔子对于世人的肺腑之言。孔子的“慎言”观对中国古代的语言传播理论影响深远,对后世人们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也有久远的影响。慎言不苟、修辞立诚早已构成中国人的集体语言意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韩东晖.先秦时期的语言哲学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1(5):61.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书店,1987:93-94.
[3]汪奠基.中国逻辑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24.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5.
[5]沈立岩.先秦语言活动之形态观念及其文学意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57.
[6]俞琰.周易集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81.
[7]高亨.周易古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313.
[8]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36-137.
[9]沈立岩.先秦语言活动之形态观念及其文学意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58.
[10]郭沫若等.甲骨文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440.
[11]黎千驹.孔子的言语交际观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2(6):4.
[12]丁秀菊.修辞立其诚的语义学诠释[J].周易研究,2007(1):28.
[13]李现臣.《论语》中的“诚”与“信”[J].孔子研究,2013(4):123.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陈雪军.论儒家的和谐传播理论[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01):2.
[2]张刚.儒家游说观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2):71.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陈雪军,男,副教授,文学博士。(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传媒与设计学院,浙江 宁波,315100)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