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王华.社会现实与纪录影像的艺术再现——论纪录片的美学底线与底线美学[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06):52-57.
点击复制

社会现实与纪录影像的艺术再现——论纪录片的美学底线与底线美学()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3年06期
页码:
52-57
栏目:
媒介与文化
出版日期:
2013-12-31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王华
Author(s):
-
关键词:
纪录片美学底线底线美学本真生活
分类号:
J95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任何一种公共艺术品一旦失去审美意义,再去谈论其所承载的价值,无疑是脆弱的,纪录片同样如此。在对若干纪录实践与理念检视中发现,纪录片的美学底线不是真实或者客观,而是“合规律性”与“合现实性”的有机统一。“合规律性”强调对纪录片艺术性和专业性的坚守,如此才能与观众实现高效对接,在“好看”的传播氛围中发酵价值。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这一现实不仅包括人类历史与现实生活,还有人类想象生活。纪录片“底线美学”的提出,旨在表达纪录片是对人类本真样态和生活境界的追求。底线美学是纪录片艺术的理想和目标,而具体完成则需要纪录片美学底线的保障与促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晨光1989-2009年电视纪录片美学形态及特征[J]现代传播,2010(2)
[2]陈旭光,王思泓从新时期到新世纪:中国纪录片美学主潮的流变[J]现代传播,2012(5)
[3][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22-28
[4][法]克莱尔·德瓦里厄尤里斯·伊文思的长征——与记者谈话录[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46
[5]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62
[6]约翰·伯格观看之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7]郑征予纪录片美学笔记[J]中国电视,1999(3)
[8]张同道真实的风景——世界纪录电影导演研究[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9:420
[9]王竞老调重弹:什么是纪录片[J]电影艺术,1992(6)
[10]胡台丽排湾影像的美学(2001)[EB/OL]http://wwwdocincom/p-15460282html,2013-3-12
[11]布莱恩·温斯顿当代英语世界的纪录片实践(上)——一段历史考察[J]世界电影,2013(2)
[12]埃德加·莫兰电影或想象的人:社会人类学评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13]约翰·格里尔逊纪录片的首要原则[A]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C]北京:三联书店,2006:265
[14]尤里斯·伊文思摄影机和我[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213
[15][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14
[16]胡台丽民族志电影之投射:兼论台湾人类学影像实践[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91(春):202
[17]郑力烽镜头是谁的眼睛?——试用现象学解释纪录片本体[J]新闻大学,2009(1)
[18]彭锋美学的感染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85
[19]吕新雨人类生存之境——论纪录片的本体理论与美学风格[J]现代传播,1996(1)
[20]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304
[21]费罗·马克:电影和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6
[22]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还原[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31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陈一.中国纪录片美学变化的背后——一个批判的视角[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01):45.
[2]吴保和,史晓峰.没有神明的圣殿——简谈当代西方宗教纪录片[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05):96.
[3]王伟平.对纪录片解说词的批判话语分析—— 以德国纪录片《知识就是力量——中国新精英》为例[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5):25.
[4]沙向明.碎片化叙事在纪录片创作领域的兴起——《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时节》的文本分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4):94.
[5]王福来,倪祥保.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回顾与检视[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6):72.
[6]余权.商业化视角下纪录片的题材选择探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6):101.
[7]聂欣如.关于“先锋纪录片”的四个问题[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05):89.
 Nie Xinru.Four Questions for Vanguard Documentary[J].FUTURE COMMUNICATION,2019,(06):89.
[8]张 恒,姚 争.真实、现世与自为:媒体泛化语境下纪录片的特质问题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4):61.
 Zhang Heng & Yao Zheng.Reality, Life and Self-reliance: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cumentary in the Context of Media Generalization[J].FUTURE COMMUNICATION,2020,(06):61.
[9]聂欣如.关于尼科尔斯纪录片理论的几个问题——基于《纪录片导论》三个版本的研读[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3,(01):97.
[10]聂欣如.纪录片理论与“索引性”之争[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4,(03):114.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王华,男,讲师,博士。(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