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邵培仁,范红霞.媒介暴力、信息伦理与传播民主的议题建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06):1-7.
点击复制

媒介暴力、信息伦理与传播民主的议题建构()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1年06期
页码:
1-7
栏目:
媒介理论研究
出版日期:
2011-12-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邵培仁范红霞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8
Author(s):
-
关键词:
媒介暴力信息伦理传播民主权力信息暴力
分类号:
G206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把对媒介暴力的思考,突破效果研究的范畴,转而从信息伦理角度,以及从暴力与民主的关系角度而提出的传播民主问题建构议题。重新审视了媒介暴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文章认为,杜绝媒介暴力,除了重提社会责任,倡导媒介自律外,加强法律监管更是重中之重。并且,只有充分扩大舆论民主,保证民意表达渠道的畅通,才能消除信息暴力产生的根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彭晓芸被混淆的和被忽略的——关于校园惨案的媒介伦理[J]南方传媒研究,2010(24):28
[2] 石义彬,张卓媒介暴力的多重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04(12)
[3] 王玲宁社会学视野下的媒介暴力效果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9:10
[4] 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 【法】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5
[6] 乔尔·鲁蒂诺,安东尼·格雷博什媒体与信息伦理学[M]霍政欣,罗赞,陈莉,曹海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28
[7] 【英】伊冯·朱克斯传媒与犯罪[M]赵星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序二
[8] 郑永晓,汤俏“网络暴力”喧嚣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兼论近年来网络文化的监管与疏导[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8
[9] 【美】简宁斯·布莱恩特,道尔夫·兹尔曼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M]石义彬,彭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200
[10] P Meyer, Ethical Journalism, New York :Longman,1987
[11] Wilson ,BJ&SmithS(2002),’Violence in children’s TV programming :assessing the risk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2(1):5—35
[12] 【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M]相德宝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278
[13] 卜卫警惕媒介暴力摧残中国“花朵”[N]科学时报,2007—05—23
[14] 【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M]董洪川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15] 石义彬,熊慧后现代视野下的拼贴文化与权力——以网络“恶搞”视频为例[A]张磊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84
[16]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4
[17] 【法】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M]严锋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72
[18] 陈墨舆论民主与信息暴力P R Magazine 2009(4):45
[19] 郑永晓,汤俏“网络暴力”喧嚣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兼论近年来网络文化的监管与疏导 [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0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邵培仁,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范红霞,女,博士生,《当代传播》编辑部主任。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