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陈 睿,刘 怡.IP衍生与转化:国产互动剧的突围之道[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3,(06):92-100.
点击复制

IP衍生与转化:国产互动剧的突围之道()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3年06期
页码:
92-100
栏目:
影视艺术
出版日期:
2023-12-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3)06-0092-09
作者:
陈 睿刘 怡
(1.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2.四川民族学院藏学学院,四川康定626001)
Author(s):
-
关键词:
IP 国产互动剧 互动影视 互动叙事 产业发展
分类号:
J951.1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互动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剧种,于2019年开始在国内大规模出现,但经过几年的发展,仍面临着市场难以打开的难题。当前,关于互动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特征和受众接受上,鲜少从IP及产业角度切入。一个IP不仅可以为互动剧引流,互动剧也可以为IP延长生命周期,可谓是双赢。IP的衍生与转化,为当前的国产互动剧的发展困境提供了一道突围之路。就文本而言,国产互动剧的IP的衍生与转化包括了从人物到故事、从观众到玩家、从接受者到创作者三个方面。就互动剧的未来发展趋势来说,互动剧顺应产业潮流,具备强大潜力。互动剧在产品上迎合了用户的消费与心理需求,又对网剧的价值开发实现继承与创新,将IP进行跨媒介开发。在AIGC强势入局文娱产业的趋势之下,IP互动剧还有望借助其优势实现创意和体验的突破。当然,IP只是作为一种可能性探索,能为互动剧打开一定的市场,而互动剧想要获得长远发展,仍需自身内容的打磨和新媒介技术的成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彭新宇,王虎.当前影游融合类影视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J].电影文学,2021(15):30-34.
[2]张鹤炀.影游互生视角下国产互动剧的传受特征分析[J].当代电视,2020(1):62-65.
[3]陈旭光,张明浩.影游融合、想象力消费与美学的变革——论媒介融合视域下的互动剧美学[J].中原文化研究,2020(5): 49-57.
[4]张晗.国产互动电影的叙事文本形态研究[J].电影文学,2021(5): 8-12.
[5]武瑶,王晓璐.文本·时空·人物:论互动剧的交互叙事模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1(6): 110-114.
[6]武瑶, 庞雪芮, 宋凯.互动剧叙事的桎梏与创新[J].中国电视, 2020(10): 57-61.
[7]邱章红.超越叙事:论网络互动剧的新模式叙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1(9): 87-90.
[8]李弋.从互动剧谈影视剧受众参与的文化实践[J].中国电视, 2020(10): 68-72.
[9]肖昕,戴岐凤.受众视角下国产互动剧发展探析[J].电影文学,2023(6):55-59.
[10]刘洪琛, 孙立军.影视剧与游戏跨媒介融合的三重路径[J].电影文学, 2021(19): 56-63.
[11]Simon,H.A.(1971).Designing organizations for an information rich world in Computers,Communication,and the Public Interest.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2]Herman,D.(2009).Basic elements of narrative.Oxford:Wiley-Blackwell.
[13]陈家洋,陈艳冰.看剧/玩剧:论网络互动剧的互动机制[J].电影文学,2022(21):18-22.
[14]陈依凡.国产网络互动剧:数字奇观下的接受美学——以《明星大侦探之头号嫌疑人》、《古董局中局之佛头起源》为例[J].东南传播,2019(6):115-117.
[15][法]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符义分析探索集[M].史忠义,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87.
[16]张斌,郑妍.从IP到VR:影游互生的产业“虫洞”[J].当代电影,2017(5):111-114.
[17]刘梦霏.叙事VS互动:影游融合的叙事问题[J].当代电影,2020(10):50-59.
[18]尹一伊.作为文本空间的“电影宇宙”:故事世界与跨媒介叙事[J].艺术评论, 2021(6): 79-93.
[19]Kosnik,A.D.,Ghaoui,L.E.,Cuntz-Leng,V.,et al.(2015).Watching, creating, and archiving: Observations on the quantity and temporality of fannish productivity in online fan fiction archives.Converge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1):145-164.
[20]熊啸.论电子游戏的互动性叙事与文本的合作式建构[J].当代动画,2019(2):115-122.
[21]章萌.互动数字叙事产品的价值评价体系初探[J].出版科学,2020(6):90-101.
[22]战迪,邓慧敏.“后电视网时代”的中国网剧突围——从产业链到价值链转换[J].编辑之友,2021(10):74-79.
[23]贺艳,胡玲玲.融合文化视角下互动剧的受众研究[J].中国电视,2022(3):69-74.
[24]翟量.价值链理论视域下IP网络剧的运行策略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2):78-81.
[25]郭尧.AIGC在广电视听领域的应用、潜在风险与治理之道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6):1-3.
[26]张微,彭兰.ChatGPT与人机交往的现实和未来[J].未来传播,2023(4):13-23+140-141.
[27]解学芳,祝新乐.“智能+”时代AIGC赋能的数字文化生产模式创新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8):16-29.
[28]贺艳,王茼萱.媒介技术视角下互动剧的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视,2022(7):60-65.
[29]丁忠伟, 高静.5G技术下互动剧叙事特征及发展[J].电视研究, 2021(6): 86-8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AIGC参与下数字内容生产的价值共创机理与模式研究”(72374171)。
作者简介:陈睿,男,副教授,博士; 刘怡,女,硕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