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曾一果,陈 爽.数字化生存与人设展示:平台化社会的自我形象塑造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3,(01):19-27.
点击复制

数字化生存与人设展示:平台化社会的自我形象塑造研究()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3年01期
页码:
19-27
栏目:
平台治理
出版日期:
2023-02-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3)01-0019-09
作者:
曾一果陈 爽
Author(s):
-
关键词:
平台 数字化生存 自我形象
分类号:
G206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在一个深度媒介化和数字化的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工作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平台。平台也是人们展示自我形象和表达情感思想的舞台。文章聚焦用户社交媒体平台的自我形象生产实践,探究用户如何通过在平台上创建“人设”建构理想的自我形象,并在平台上进行记录、分享和展示自我,进行各种各样的情感展演,而平台在赋予用户“可见性”的同时也将用户转化为数字劳工,当然,用户也在生产中实现了多重的劳动价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美] 杰奥夫雷G.帕克,[美]马歇尔W.范·埃尔斯泰恩,[美]桑基特·保罗·邱达利.平台革命: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M].志鹏,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6.
[2][加]尼克·斯尔尼塞克.平台资本主义[M].程水英,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45-102.
[3][英]格雷厄姆·默多克.对抗的联结:大流行病与平台资本主义[J].张艾晨,杜怡蒙,译.开放时代,2022(1):193-209,10.
[4] 刘战伟.凸显什么?遮蔽什么?——作为隐喻的“平台”:连接、中介与基础设施[J].新闻记者,2022(6):54-66.
[5] 孙萍,邱林川,于海青.平台作为方法:劳动、技术与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21(S1):8-24,126.
[6] Josévan,D.T.P. & Martijn W.(2018).The platform society: Public values in a connective world.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 Couldry,N.& Hepp,A.(2016).The mediated construction of real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8] Gillespie,T.The politics of "Platforms".New media & society,2010(12):347-364
[9] 董晨宇,丁依然.当戈夫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J].新闻与写作,2018(1):56-62.
[10] 吕鹏.线上情感劳动与情动劳动的相遇:短视频/直播、网络主播与数字劳动[J].国际新闻界,2021(12):53-76.
[11] 刘娜,人设:作为一种风格的想象[J].符号与传媒,2020(9):166-176.
[12] 廖秉宜,张慧慧.互动与博弈:算法推荐下短视频行业生态与发展路径[J].中国编辑,2021(9):10-16.
[13] 快手研究院.被看见的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8-9.
[14][丹麦]施蒂格·夏瓦.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M].刘君,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19.
[15] 徐强,胡婵.从人格到人设:数字化时代人格面临的新挑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6-23.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005.
[17]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Retrieved December 10,2022,from https://www.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english/platform?q=platform
[18] Dayan,D.(2013).Conquering visibility,conferring visibility:Visibility seekers and media performa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3(7):137-152.
[19] Benjamin,W.(2003).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Germany:Suhrkamp.
[20][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3-24.
[21][荷兰]何塞·范·迪克.连接:社交媒体批评史.晏青,陈光凤,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77.
[22][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M].黄爱华,冯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55.
[23] Katz,J.(1999).How emotions work.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4][印度]巴克里希纳·多西.巴克里希纳·多西随想录——让时间停歇[M].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文化出版社,2018:12.
[25][美]约翰·杜翰姆·彼得斯.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M].邓建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23.
[26] Gehl,R.W.The archive and the processor: The internal logic of web 2.0.New Media Society, 13(8):1229-1244.
[27][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06.
[28] 汪民安.情动、物质与当代性[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22:11.
[29] 孙玮.媒介导航的数字化生存[J].国际新闻界,2021(11):6-22.
[30] 谢玉进,胡树祥.网络自我的本质:数字自我[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5):117-122.
[31] Meille,G.(2016).Social media:Communication,sharing and visibility.New Yoyk and londom:Routledge.
[32] 董晨宇,叶蓁.做主播:一项关系劳动的数码民族志[J].国际新闻界,2021(12):6-28.
[33] 戴宇辰.“旧相识”和“新重逢”: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媒介(化)研究的未来——一个理论史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9(4):69-70.
[34] Parsons,T.(1991).The social system.New Yoyk and londom:Routledge.
[35] Erikson,E.H.(1997). Childhood and society.London:Paladin Books.
[36][美]爱利克·埃里克森:洞见与责任[M]. 罗山,刘雅娴,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2017:65-90.
[37][美]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M].周逵,刘菁荆,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61-181.
[38] 陈嘉映. 思远道[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182-183.
[39] 王庆节.道德感动与伦理意识起点[J].哲学研究,2010(10):110-110,129.
[40][美]南希·K.拜厄姆.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第二版)[M].董晨宇,唐悦哲,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14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陈明.大数据与镜像化生存:对大数据时代的哲学反思[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6):143.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融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现代治理模式研究”(20&ZD321); 暨南大学新媒体文化中心项目“发现新型劳动 追求美好生活——抖音数字短视频、直播平台助力赋能劳动价值实现研究”。
作者简介:曾一果,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爽,女,博士研究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