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李文冰,赵舒悠.视觉转向、时空重构与具身实践:短视频时代的媒介化生存[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3,(01):2-9.
点击复制

视觉转向、时空重构与具身实践:短视频时代的媒介化生存()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3年01期
页码:
2-9
栏目:
平台治理
出版日期:
2023-02-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3)01-0002-08
作者:
李文冰12赵舒悠2
Author(s):
-
关键词:
媒介化生存 短视频平台 视觉文化 主体性 具身性
分类号:
G206.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从大众传播到社交媒体,人们一直在媒介的维度上展开对生存方式的想象。当前,短视频已发展成为主流传播形态,以短视频为形式、以短视频平台为载体的“视觉转向”和“时空重构”重新定义人们的媒介化生存。基于对平台生态的观察,可以辨析人们进行媒介化生存的动机与手段。短视频的传播实践创新了个人生活的可见性方式和社交互动的在场形式,并通过具身的体验确立了人本身作为新媒介对于世界的主体性地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孙玮.媒介化生存:文明转型与新型人类的诞生[J].探索与争鸣,2020(6):15-17,157.
[2] 刘涛.以短视频为方法,理解媒介化生存[J].新闻与写作,2022(4):1.
[3] 孙玮.赛博人:后人类时代的媒介融合[J].新闻记者,2018(6):4-11.
[4]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
[5][美]安妮·弗莱伯格.移动和虚拟的现代性凝视:流浪汉/流浪女[A].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27-328.
[6][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86.
[7] Debord, G.(1977).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London: Black and Red.
[8] 高燕.论海德格尔对视觉中心主义的消解[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14-124.
[9] 商娜红,刘婷.北美媒介环境学派:范式、理论及反思[J].新闻大学,2013(1):69-76.
[10] 王建磊.空间再生产:网络短视频的一种价值阐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7):118-122.
[11] 彭兰.视频化生存:移动时代日常生活的媒介化[J].中国编辑,2020(4):34-40,53.
[12] 高贵武,赵行知.媒介化生存与视觉化转向——短视频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J].新闻战线,2021(10):53-56.
[13] Berger, J.(1973). Ways of seeing. London: Penguin.
[14][德]马丁·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A].孙周兴,译.海德格尔选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899.
[15] 谭旭然,郭晓光.图像时代的艺术思考[J].文艺争鸣,2021(4):185-190.
[16] 王弋璇.列斐伏尔与福柯在空间维度的思想对话[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2):352-363.
[17] Foucault, M.(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8] Lefebvre, H.(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19] Soja, E. W.(1998). Third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Capital & Class,22(1):137-139.
[20][德]弗里德里希·基特勒.留声机 电影 打字机[M].邢春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36-60.
[21] Castells, M.(2000).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
[22] 贾佳.图托邦:视觉图像的崛起[J].探索与批评,2021(2):135-148.
[23] Mulvey, L.(1988).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In Penley, C.(eds.).Feminism and film theory. New York: Routledge, 57-68.
[24] Banet-Weiser, S.(2018).Empowered:Popular feminism and popular misogyny.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25] 尹连根,刘运来.短视频平台的技术赋权与可见性劳动——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考察[J].未来传播,2021(6):41-49,121.
[26] 张兵娟.互动仪式中的情感传播及其建构——以《中国好声音》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2(24):16-18.
[27][美]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M]. 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8-59.
[28][美]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2.
[29] 郑富锐,李俊良.互动仪式与模仿创作:抖音短视频的大众影像实践[J].当代电视,2021(12):10-14.
[30] 袁艳.当地理学家谈论媒介与传播时,他们谈论什么?——兼评保罗·亚当斯的《媒介与传播地理学》[J].国际新闻界,2019(7):157-176.
[31] 孙玮.我拍故我在 我们打卡故城市在——短视频:赛博城市的大众影像实践[J].国际新闻界,2020(6):6-22.
[32] Giddens, A.(1990).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Redwood Ci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3] 白龙,骆正林.身体、空间与城市:5G时代智能城市的媒介化重构[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1):26-34.
[34] 孙玮.交流者的身体:传播与在场——意识主体、身体-主体、智能主体的演变[J].国际新闻界,2018(12):83-103.
[35] 刘海龙.传播中的身体问题与传播研究的未来[J].国际新闻界,2018(2):37-46.
[36] 刘海龙,束开荣.具身性与传播研究的身体观念——知觉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视角[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0-89.
[37][美]唐·伊德.让事物“说话”:后现象学与技术科学[M].韩连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3.
[38][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57.
[39] Ihde, D.(2002).Bodies in technology(Vol. 5). Minneapolis,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40] McLuhan, M.(1994).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41] 欧阳灿灿.当代欧美身体研究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15.
[42] Fusar-Poli, P.& Stanghellini, G.(2009). Maurice Merleau-Ponty and the “embodied subjectivity”(1908-1961).Medical Anthropology Quarterly,23(2):91-93.
[43][美]凯瑟琳·海勒.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M].刘宇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36.
[44] 李康跃,王雪梅,闫晓阳.数字文明:元宇宙中人的虚拟身份认同与媒介化生存[J].中国传媒科技,2022(2):7-9.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胡明鑫.抖音算法知识视频的生产、表演与规训[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4,(01):40.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融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现代治理模式研究”(20&ZD321)。
作者简介:李文冰,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赵舒悠,女,博士研究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