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吴 明.“中国电影学派”与“电影工业美学”的跨媒介方法论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2,(02):72-79.
点击复制

“中国电影学派”与“电影工业美学”的跨媒介方法论研究()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2年02期
页码:
72-79
栏目:
电影工业美学
出版日期:
2022-04-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2)02-0072-08
作者:
吴 明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200241
Author(s):
-
关键词:
中国电影学派 电影工业美学 跨媒介 方法论
分类号:
J901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中国电影学派”自提出至今已逾六年,经历了概念讨论的初期阶段,现在迫切需要进入寻找方法论突破的新阶段,从讨论“是什么”转向“如何做”。引入跨媒介思维,可在方法论层面上勾连“中国电影学派”与“电影工业美学”。“中国电影学派”是吸纳多维度概念丛和问题域的综合性话语系统,学术史脉络和不断演进的生成属性其来有自,具有开启中国传统文化在电影工业时代的美学创新潜能。而“电影工业美学”则从中层理论视角,为学派建设引入三方面的观念迭代:以艺术机制论更新形式风格论、以复数作者论拓宽单一作者论、以项目制作论扩容作品创作论,以期实现从形式美学到技术美学的整体研究范式转型。这伴随着全方位的跨媒介方法论、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交叉、制作流程之间的联动、数字技术与传统媒介之间的相互激发。其研究目标汇聚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当代化”这一“中国电影学派”建构的核心命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侯光明,支菲娜. 构建“中国电影学派”——侯光明访谈 [J]. 电影艺术,2018(2):108-111.
[2] 贾磊磊. 中国电影学派建构的反向命题 [J]. 电影艺术,2018(2):22-25.
[3] 周星. 中国电影学派:多样性建设呈现的思考 [J]. 电影艺术,2018(2):26-30.
[4] 冯果,王珂. 对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思考 [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34-48.
[5] 饶曙光,李道新,李一鸣,万传法. 对话与商榷:中国电影学派的界定、主体建构与发展策略 [J]. 当代电影,2018(5):4-17.
[6] 陈旭光. 历史、语境、学理与文化姿态——关于“中国电影学派”的若干思考 [J]. 电影新作,2018(2):14-22.
[7] [美] 马泰·卡林内斯库.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 [M]. 顾爱彬,李瑞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99.
[8] 饶曙光,李国聪. 阐释与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反思 [J]. 艺术百家,2018(5):60-66,241.
[9] 陈旭光. “电影工业美学”与“中层理论”的观念及方法论 [J]. 民族艺术研究,2020(5):5-14.
[10] 陈旭光. 电影工业美学与中国电影学派 [J]. 艺术百家,2020(2):54-61.
[11] Pethö,Á.(2011). Cinema and intermediality: The passion for the in-between. Newcastle upon Tyne: Cambridge Scholars Pulishing.
[12] 周宪. 艺术跨媒介性与艺术统一性——艺术理论学科知识建构的方法论 [J]. 文艺研究,2019(12):18-29.
[13] 史博公,林吉安. 建构中国电影学派:要素与路径 [J]. 上海艺术评论,2019(3):98-100.
[14] 陈旭光. 论“电影工业美学”的现实由来、理论资源与体系建构 [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2-43.
[15] 段丹洁. 提升中国电影理论与美学水平 [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5-31(2).
[16] [德]雷德侯. 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导言 [M]. 张总,钟晓青,等,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4-11.
[17] 徐洲赤. 电影工业美学的诗性内核及其建构 [J]. 当代电影,2018(6):112-115.
[18] 陈晨. 调色师要做一个严谨的“加工者”——访知名电影调色指导曲思义 [J]. 影视制作,2018(12):38-42.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郭涛.技术美学视域中的电影工业美学[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4):109.
[2]陈旭光,刘祎祎.中国电影观念流变70年[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05):51.
 Chen Xuguang & Liu Yiyi.The Seventy-Year Change of Chinese Film Concept[J].FUTURE COMMUNICATION,2019,(02):51.
[3]秦兴华.电影工业美学之后:中国电视剧工业美学的生成语境与理论构想[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1):74.
[4]周 斌.论中国电影学派的美学追求与理论建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1,(04):97.
[5]李玥阳.想象力消费:电影工业美学的延伸[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2,(02):80.
[6]赵卫防,杨 洲.理论旅行与理论的再生产:再探电影工业美学的建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3,(02):116.
 ZHAO Wei-fang & YANG Zhou.Traveling Theory and Theoretical Reproduction:A Re-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ilm Industry Aesthetics[J].FUTURE COMMUNICATION,2023,(02):116.
[7]石小溪,周奕昕.从新名词到关键概念:“电影工业美学”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4,(01):102.
[8]朱晓军,黄寒冰.中国电影学派建构的路径选择[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1,(05):106.
 ZHU Xiaojun & HUANG Hanbing.The Route Choi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Film School[J].FUTURE COMMUNICATION,2021,(02):106.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电影对中国画视觉机制的传承与创新研究》(2019BWY015)。
作者简介:吴明,女,副教授,博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