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孔洪刚,高婧怡.互联网传播中公共场所隐私权的保护[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2,(01):48-55.
点击复制

互联网传播中公共场所隐私权的保护()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2年01期
页码:
48-55
栏目:
网络治理
出版日期:
2022-02-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2)01-0048-08
作者:
孔洪刚高婧怡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上海201600
Author(s):
-
关键词:
互联网传播 公共场所隐私权 合理隐私期待
分类号:
D923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公共场所隐私权的侵权现象从传统的物理空间延伸至网络空间,传统的“公共场所无隐私”理论日益显现出滞后性,公共场所隐私权的保护出现了新的困难与挑战。私密活动、私密言论以及人们的身体私密部位都属于公共场所可能出现的隐私种类,应当根据各隐私类型的特点进行针对性保护。在互联网时代下,建立比例原则视角下的“合理隐私期待标准”可以保护以互联网为传播途径的公共场所隐私权; 以场景理论为视角可以对以互联网为公共场所的公共场所隐私权进行类型化保护。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民安.隐私权的比较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298.
[2] 李延舜.公共场所隐私权研究——法理、要素及类型[J].法学论坛,2018(6):94-104.
[3] 李丽峰,李岩.人格权:从传统走向现代——理论与实务双重视角[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239.
[4] Spencer,S.B.(2002).Reasonable expectations and the erosion of privacy.San Diego Law Review,39(3):843-916.
[5] 傅强,刘宇航.公共场所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以公共场所摄像头的管理为视角[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03-109.
[6] 张新宝.我国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发展[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2):11-16.
[7] 张新宝.隐私权研究[J].法学研究,1990(1):56-67.
[8] 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487.
[9] 张新宝.论公共场所的隐私权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12.
[10] Rosen,J.(2000).Privacy in public places.Cardozo Studies in Law and Literature,12(1):167-192.
[11] [美]阿丽塔.L.艾伦.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M].冯建妹,等译.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139.
[12] 张民安,宋志斌.侵扰他人安宁的隐私侵权——家庭成员间、工作场所、公共场所、新闻媒体及监所狱警的侵扰侵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321.
[13][美]罗伯特·斯考伯.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M].赵乾坤,周宝曜,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45.
[14] 王四新,周净泓.网络空间隐私权的保护研究——基于公共场所隐私权理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22-3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法典》中涉及媒体人格权益侵权的新型问题研究”(21YJA860010)。 作者简介:孔洪刚,男,副教授,博士; 高婧怡,女,硕士研究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