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钱小龙 仇江燕.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人工智能慕课优化路径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例[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5):14-28.
 Qian Xiaolong & Qiu Jiangyan.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Path of AI MOOCS Based on Content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Peking University[J].FUTURE COMMUNICATION,2020,(05):14-28.
点击复制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人工智能慕课优化路径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例()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0年05期
页码:
14-28
栏目:
智能传播
出版日期:
2020-10-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Path of AI MOOCS Based on Content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Peking University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0)05-0014-15
作者:
钱小龙 仇江燕
南通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226019
Author(s):
Qian Xiaolong & Qiu Jiangyan
关键词:
在线教育 慕课 人工智能 优化路径 内容分析
分类号:
G434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作为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教育方式,慕课受到教育界的广泛探索研究。随着各大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的崛起,作为人工智能专业传统教育的补充,人工智能慕课也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该研究致力于以个案推导出共性,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四个方面对北京大学人工智能慕课现状进行分析,为人工智能慕课补充理论基础与建设策略。结果显示北京大学人工智能慕课还存在师生交流较少、小组互助较少、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优化完善教学内容、增加互动讨论、优化教学策略、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以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EB/OL].www.gov.cn/xinwen/2017-07/20/content_5212064.html,2018-12-22.
[2]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
[3]别君华,施旭,周俐含.变革与重构:人工智能介入话语实践[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4).
[4]吴朝晖.人工智能的过去、现状和未来[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3).
[5]张伟,王海荣.MOOC课程学习体验及本土化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4).
[6]黄秉刚.高中教学与问题情境的创设[J].信息技术教育.2006(3).
[7]郑俏.高中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
[8]Klein,D.& Abbeel,P.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Retrieved December22.2018,from www.edx.org/course/ai-leadership-innovate-with-platforms-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data-0,2018-12-22.
[9]兰柳.哥伦比亚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经济师,2019(3).
[10]Salleb-Aouissi,A.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Retrieved December22,2018,from www.edx.org/course/artificial-intelligence-ai.
[11]罗金增.内容分析法与图书馆学[J].情报杂志,2003(4).
[12]马文峰.试析内容分析法在社科情报学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2000(4).
[13]彭豪祥.教学目标认知偏差:负效应及其解决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3(9).
[14]周兆华.在线教育的困境与建议[J].中国外资,2014(4).
[15]李鸿昌.高校慕课建设与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2).
[16]张学军.慕课下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发展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7(11).
[17]林崇德,姜璐,王德胜.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心理·教育[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249.
[18]王登翰.论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影响研究——以财经类高校为例[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6:54.
[19]顾晓薇,胥孝川,王青.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20(6).
[20]史文崇,刘茂华,杨大志.计算思维教育的困惑与博弈[J].中国远程教育,2019(8).
[21]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教育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3:83.
[22]沈洊,德纯.基于网络学习行为特征的慕课教学策略探讨[J].学理论,2016(3).
[23]郭丽君.走向为教学的评价:地方高校教学评价制度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6).
[24]吴举宏.教学评价:“指挥棒”还是“服务器”[J].当代教育科学,2013(16).
[25]武家辉.慕课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3).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互联网+'战略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慕课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借鉴研究”(17AGL025)和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双一流'战略下江苏高水平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比较研究”(2017ZDIXM13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钱小龙,男,教授,博士后。仇江燕,女,硕士研究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