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冯溪屏.恩格斯早期从劳动问题展开的理论创造——兼论马恩早期思想的主要契合点[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3):112-117.
 Feng Xiping.Engels' theory of early labor issues Creation ——On the main meeting point of Marx and Engels's early thought[J].FUTURE COMMUNICATION,2016,(03):112-117.
点击复制

恩格斯早期从劳动问题展开的理论创造——兼论马恩早期思想的主要契合点()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6年03期
页码:
112-117
栏目:
哲学研究
出版日期:
2016-06-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Engels' theory of early labor issues Creation ——On the main meeting point of Marx and Engels's early thought
文章编号:
1008-6552(2016)03-0112-06
作者:
冯溪屏
浙江传媒学院 学报编辑部,浙江 杭州,310018
Author(s):
Feng Xiping
关键词:
恩格斯的《大纲》 劳动范畴 马恩早期思想 主要契合点 新世界观
分类号:
A811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哲学界一般都熟悉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学说,但较少关注恩格斯在其早期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从劳动问题展开的理论创造,以及这种创造的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极为重大的意义。在该《大纲》中,恩格斯以劳动及劳动的分裂为理论起点和基础,论述了私有制、资本及经济危机的根源,进而推论出近代劳动阶级的发展与社会革命的必然性。他的这种基于劳动范畴整合德国古典哲学、国民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积极的思想成果,进而说明整个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尝试,与马克思同一时期的致思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德]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96-625.
[2][德]梅林. 马克思传[M]. 樊集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84.
[3] 冯溪屏. 外化劳动与异化劳动辨析——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札记[J]. 学术交流,2010(3).
[4][德]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 荣震华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4,249.
[5][德]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中共中央编译局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1.
[6]冯溪屏,张奎良. 劳动二维结构的生成与解构——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破解[J].齐鲁学刊,2007(4).
[7][德]恩格斯.英国状况。十八世纪[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56-677.
[8][法]傅立叶.傅立叶选集(第3卷)[M]. 汪耀三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0-104.
[9][英]欧文. 欧文选集(下卷)[M]. 柯象峰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3-16.
[10][俄]列宁. 列宁选集(第 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89.
[11][德]恩格斯. 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A].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90-210.
[12][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 彭曦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63-364.
[13][德]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14][德]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3-34.
[15][德]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4-61.
[16][德]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13.
[17]田心铭. “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读[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2).
[18]冯溪屏.从人的类本质到人类生产力——兼谈马克思存在论的缘起[J]. 北方论丛,2007(3).
[19][德]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1-25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冯溪屏,男,教授,哲学博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6-06-15